阅读记录

第七十六章:军火女王(六)[2/2页]

终焉防线 星辰的回忆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问问博物馆那边还缺什么。”
      “缺什么就去卸什么。”
      “。”
      “那门炮要快点,明天就去组织拆卸。”
      “让孩子们等急了,就不好了。”
      “额。”
      “好了~!终于收拾完了,走莫队,开路回去~。”黑衣青年说道。
      “莫队?还发什么呆,走,我请你去餐厅撮一顿去~。”黑衣青年转身向还在后面不知发什么呆的莫刹招招手道。
      “。”
      ----------------------------------------
      就这样,莫刹和黑衣青年去基地餐厅撮了一顿。
      额,也不。
      第二天俾斯麦bbx1主炮被人卸走,抬着送去博物馆了。在发愣的水星研发部人员面前,又拿走了几份主炮线装图。按照总裁的话说就是去好好表起来,挂在展台周围,更好的加深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炮都没了,还争什么?
      这不,保守党,反对派最后只好一起坐下来讨论另外的改装方案。
      最后也敲定了,采用集团新式208毫米单管自动舰炮。沿中轴线前二后一共布置三门,单门射速高达每分钟42发。
      副炮全部拆除,改为在主炮后部安装两门较成熟的155自动舰炮,改型和侧卫级护卫舰是一个型号。前后共四门,射速非常高为60。
      主副炮均为高平两用舰炮,可像自行加榴炮那样增大仰角,发射榴弹,最大射程为4540k。
      舰炮后部剩余甲板空间和船舷两侧加装通用型垂直发射系统,可发射各型攻击弹药。140单元,每单元四枚导弹,共560具。备弹300枚,导弹最大搭载量为860枚。是继苏维埃彼得大帝核动力巡洋舰500枚导弹后最大的一艘战舰。
      原有近程防御系统卸除,更换为星尘集团和华夏航天科技公司联合研制的弹炮合一近防武器系统。原载体为集团仿制美军的密集阵20六管近防炮,然后和华夏航研制的fl3000n点防御导弹进行整合。
      组成xc-k20x3000系统,为20火神炮和两侧两具24联装进程导弹组成,自带光电、火控雷达,有自动攻击多目标的能力。
      共四座,分布在bbx1舰桥与后舰桥两侧。
      除了武器系统,电子方面在后舰桥部位加装大型3d雷达。原有的船尾战术机半潜式机库保留,但改进了空间,有尾门(类似071坞登那种输送战车的舱门),可搭载四架s。
      辅助设备,坐落在尾部四座122毫米36联装发射器。可发射各种信号弹,干扰弹,也可以发射火箭弹。
      所谓新型战列舰的种种要采用的技术都加装了上面,到最后实验完成后,bbx1也除去实验舰船标志,改为作战舰艇加入星尘海军。
      在分配上,最终落户在第二舰队里。他的到来让莫刹大队第二舰队也成为集团海军最先配置完全的一个舰队。集团各种小规模战斗(对beta)也交给他们执行。
      不过值得称赞的是,纳粹残党继承了德国建造工艺和发动机的先进技术。
      虽然没采用核动力,但俾斯麦上采用了高马力的燃气轮机,全燃配置,航速达32节。可以跟得上由中型战斗航母、多船体护卫舰组成的快速机动舰队的脚步。
      还有这艘战舰的防御,那些德国人也真花的起钱,下足了本。
      全舰采用高工艺锻造的高强度钢材外,还大范围加装凯夫拉装甲,达到95之巨。防御力,抗毁伤,抗沉能力很强力。
      根本用不着集团再加固。这也省去了很长时间。
      舰队配置上是否经过集团高层干预?莫刹不晓得,不过当他看见那艘战舰时,就想起了当时在给孩子们发放模型的年轻总裁。
      “或许是呢。”
      “滴~滴~滴~滴~。”一声短促的电子音响起,惊醒了还在回忆的莫刹。
      走进舱内,抓起床边的内线电话听起来。
      “嗯,我知道了。”是舰桥的通信,说是参与新型飞行背包的051042两机回来了。
      “看来短暂休息结束了,要去干活咯~。”想去机库就要走c3区域的中央电梯,但因为是新造舰,破晓号电梯还在进行最终线路检查。
      所以只能通过甲板去了。
      出门,电子舱门自动关闭,简洁的舱室里只剩下放在桌子上那闪着莹莹光芒的黑色匕首。
      ===========================
      s:我这人啊,主角不好好写,总爱写配角。
      不过放心,主线我还会猛刷主角存在感的。

第七十六章:军火女王(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