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怕鬼不淘沙,淘沙莫怕鬼。三叔走南闯北那么多年从没有半途而废的时候!再说,前面的尸洞都过了,这老头满嘴的话几分真假都闹不清,不去走一趟,他不可能会放弃!几人再次上路,期间种种,不必赘述。到了下午四点前后,几人总算到了地方,果然如村里人所说,他们是有前辈的人:那层层叠叠的落叶间立着十几个完好的军用帐篷,里面还有一些生活用具和汽油可以勉强使用。
      他们都流失了大量的体力,也不着急查探,反而生起火,准备先补充点食物水分再说。压缩食物几乎淡而无味,让人难以下咽。小黎掏出几只白面饼,架在火上烤了起来,那饼中裹了白糖和猪油,等到饼皮变得焦黄时,里面的糖和猪油也化了,比起压缩饼干,这已经是难得的美味了!
      “还是小姑娘心细!”大奎接过饼子,就着白水吃的喷香。
      吴邪一个都市长大的青年也难得觉得这没什么特别的面饼是人间珍馐了。
      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经此一事,三叔倒不好再把把防备表现的那么明显。
      小哥一手翻动着地图,一手还捧着茶缸,他指了指地图上画着狐狸怪脸的地方:“我们现在肯定是在这。”
      这下,众人再顾不上吃的,都凑过去。他接着说:“这里是祭祀的地方,下面应该是祭祀台,陪葬的祭祀可能就在这下面。”
      三叔蹲下来,抓了把土,凑近一闻,似乎觉得不对,又走了几步,做了同样的动作,站起来:“埋的太深了,得下几铲看看!”
      大奎和潘子一人拎出一个铲头,又取出包里的螺纹钢管,用短锤把铲子敲进三叔做好记号的地方。三叔一手搭在钢管上,突然一顿:“有了!”
      潘子算了下下土的钢管:“三爷,一共十三节。”
      三叔点头,松了手:“起上来!”
      钢管被一节节抽出,最后剩了铲头,带出地下的泥。大奎将两节铲头往火堆前一凑,众人一看,变了神色—原来,那带上来的泥仿佛在血里浸过一般,还滴着鲜红色的液体。
      小黎无意中曾听过四阿公底下的伙计说过这样一段话:“遇上泥里带红的墓,若不是老爷子那样的人物,最好就撤手,不然,十有八九有去无回!”眼下这情形和那人形容的一模一样,再想想那些莫名失踪的“考古队”,一股凉气从脚下的泥土直冲肺腑。
      三叔捻了那土,仔细闻了一闻:“先挖开再说!”
      潘子和大奎围着开出来的洞,又敲下了几铲子,最后大致定下了古墓的轮廓。
      南派中,不同于北派取的是寻龙点穴,风水口诀,多走的是这样的探穴定位,一般上面定出样子就是墓里的样子。可这墓诡异的很,说是战国墓,敛葬的风格却不像,里面是个什么模样,现在居然只能拿准五分。
      三叔皱眉盯着那轮廓:“下面是砖顶,铲子下不去,只能凭经

7.守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