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九章 荣宝斋[2/2页]

猎宝狂徒 西装狂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下,念叨着:“长度刚刚好。”
      然后司徒将筷子的另一头又裹上了一块湿巾,慢慢的伸进到了笔筒内部轻轻的擦拭起了那刻痕。
      方清面也不吃了,给司徒帮忙,一手举着手电筒,脑袋和司徒凑到一起往笔筒里面看去。
      这底部的墨迹可不是一般的厚啊,十几张湿纸巾已经黢黑了,司徒才将那底部的墨迹擦干净。
      底部的刻痕果然如司徒所料,是一个落款。这个落款是个圆形,刻着三个被形变成圆形的隶书字,‘荣宝斋?
      怎么是一个组织的名字,而不是个人。按说这种手工制作的东西,尤其是这种雕刻十分精致的东西都是出自名家之手,落款能够是大师的名号才对啊,怎么会是一个组织的名字。
      司徒和方清面面相觑。
      这个‘荣宝斋是什么意思?
      方清懂一些古玩行中的规矩是因为家中祖上是大户,家里的长辈见过不少好物件,自己也是耳溶目染了解一些,真正入手的根本没有。
      司徒在古玩圈只是个半吊子,好多东西还都不懂。前几次都是在齐玉良的帮助下才有所斩获。
      所以这会俩人对于‘荣宝斋这个名字是相当陌生啊。
      这会再去翻书,能不能找到解释难说,更会让自己在方清面前露怯。
      司徒眼珠子一转,笑着跟方清说:“方老哥你先喝杯茶,我去外面打个电话。”
      “请便。”
      司徒出了门,趴在走廊的栏杆上,掏出手机,打开了手机百度。
      有事找度娘,这是他们这些在信息时代乘风破浪的年轻人答疑解惑的好办法。
      百度百科里面还真有这个‘荣宝斋信息。
      荣宝斋以做文房四宝著名,用料讲究,做工细致,一度成为皇室的御用墨宝。更是因为宋徽宗赵佶的推崇而被世人所追捧,文人骚客也是以能够拥有一套荣宝斋的文房四宝而吹嘘。
      从宋朝到明朝荣宝斋的文房四宝一直进贡于宫中,荣宝斋也是兴盛了几百年。但是伴君如伴虎,到了明朝荣宝斋的掌舵人,不知怎么的就给卷入到了皇室战争当中。更是在朱棣夺取皇位之后打压荣宝斋,最后荣宝斋从此销声匿迹。以拥有荣宝斋文房四宝为荣的达官显贵,文人骚客,为了不被牵连,纷纷将家中的荣宝斋用品毁掉。这个兴盛几把年的墨宝造办处就这样在历史的车轮碾压下销声匿迹了。从那之后,荣宝斋所能流传下来的东西也是少之又少,当然能够流传至今的东西那都是价值不菲的。毕竟荣宝斋的墨宝那是被皇家所肯定过的,做工用料没的说。
      司徒想起了刚才方清说他的祖上在明清都做过官,看来这个笔筒的确是好东西。
      司徒还想找一些关于荣宝斋制品最近有没有交易过的文章,以及参考价格,可惜网页里面除了百度百科还有点用,其他的都是关于古董的广告了。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第九十九章 荣宝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