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八章 改革(一)[1/2页]

系统之逐鹿春秋 君王醉倾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王上,关于官吏的安置问题”
      “我王,昨日”
      姬衍实在被这群能力值低且话还多的大臣们给愁住了。
      也不知道他们天天在这鼓捣什么。
      一个个计策跟没经过大脑一样,能不能推行你们的政策自己心里没点b数么?
      还他妈复古,学习夏商文明,推行古时政策。
      这可真是信了就灭国的政策啊。
      而且朝堂之上,官吏制度很不清晰。
      至少姬衍根本不理解这个官是干啥的。
      “够了!”
      姬衍拍了拍桌子,喊道。
      “诸君,退朝吧!”
      姬衍感到心累,总有一天他要把这些蠢猪统统换掉。
      “退朝~”
      魏忠贤一眼便能瞅懂姬衍的心思,细腻的开口道。
      “我王万年!”
      众臣见状,也不能说些什么,于是拱手退了朝。
      姬衍无奈的走在御花园的小路上,心里冥思遐想着。
      改革内政,势在必行。
      当今格局,变法强国乃是重要出路。
      魏王魏斯任用李悝为相推行新政,极大加上了魏国军力,魏武卒之名天下皆知。
      赵国公仲连变法,外加赵王雄主推行胡服骑射,竟使赵国的军力一下子大幅度提升,成为中部强国。
      楚国吴起、齐国邹忌、韩国申不害等变法皆有成效。
      而最有效果的无疑是秦国了。
      秦孝王嬴渠梁任卫鞅为相进行改革。
      卫鞅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
      卫鞅采取魏国李悝的治国之理并结合自己的认知,从而推行耕战制度,让秦国国力蒸蒸日上。
      更不用说那个二十等军功爵位制度了。
      这二十级分别是一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按秦国变法规定,对阵时斩爵首一名,可以获封公士,并给予田一顷、九亩宅基地,可以有一个仆人,本人能出任军队中的职位,成为一名军官。
      各位是不是觉得,哇,好棒棒啊,升官发财指日可待?
      在这里,姬衍表示呵呵。
      姬衍作为演员,也曾拍摄过一部名叫《商鞅变法》的电视剧。
      他饰演的是一位路人贵族。
      当时那导演如同脑残,给每个有台词的演员发了本《商君书》,然后要求理解与背诵。
      于是姬衍才知道这二十等军功爵位制有多么的坑。
      《商君书》原文是:“能得爵(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一除庶子一人,乃得人兵官之吏。”
      斩首,斩的必须是爵(甲)首。
      也就是说,你杀的最少得是个敌军的低级贵族,军队的下级军官。
      而一个低级贵族多半有众多士卒跟随,要想杀一个,很难。
      但这也阻挡不了穷疯了的秦人。
      新秦王嬴驷继位后,享受着卫鞅变法的福利,但为了迎合贵族,只能处死卫鞅。
      这个时空的卫鞅命好,一路逃窜,最终逃回了卫国。
      而姬衍,这也想到了变法。
      姬衍后世人,脑海里积累了诸多大统一王朝的经验。
      秦汉的三公九卿制?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各有各的缺点,各有各的优点。
      至于科举考试姬衍表示呵呵。
      现在这天下,可是世族的天下,若是推行科举,那岂不是与天下世族作对?
      届时怕燕国要成为第一个万国来攻的典范了。
      姬衍这么一想就是一天。
      随后姬衍突然灵光一现,想出绝妙的法子,大喜之下连忙唤来一名小太监说道:“速请左相大人来见寡人!”
      “诺。”
      小太监不敢耽搁,连忙起身,飞快的赶去。
      不一会儿,郭隗便被姬衍带来,与其商议。
      “臣见过王上!”郭隗乐呵呵的行了一礼,开口道,“王上令臣来,所为何事?”
      “改革!”
      姬衍信誓旦旦地开口道。
      “如何改革?”
      郭隗一副愿闻其详的样子。
      姬衍便开口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三省六部制为主,其他制度为辅。
      “王上如

第十八章 改革(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