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的主意。很多的人想要让冯老爷来主持公道,可是冯老爷哪里是这些人想见就能见到的,何况这些人只是一芥草民而已,更是不可能得到老爷的接见的。后来,听说冯老爷有发过话,哪怕外面的事闹得再大,都由岳女婿亲自处理。还吩咐冯府上上下下的人都听岳女婿的安排,谁要是不听他的话,就是不听冯府的话。
冯老爷都这么说了,冯府的人还有谁不服,不听话的,大家只能看着没有人再敢说半个不字了。冯裤子是很怕他舅舅的,他更是不可能去找自己的舅舅说理去,以他的身份他又能说什么,就算是说了又有什么用。
冯裤子再怎么看不过去,也是没有用的,对于这些可怜的人,他想不出任何的办法来帮助他们。百姓靠着土地为生,现在有人更是打起了这些庄稼汉的主意,这就是大唐的商人,这就是所谓的富人。看着眼前这些,稀疏口胡须,还有那象征着悲剧色彩的苦命痣,都无不打上了他们艰苦劳动、生活悲惨的的烙印。
这就是一个繁荣强盛的大唐帝国,何以能长期与东方诸国并立的奥秘所在,由于繁荣,由于富强,由于稳定,由于强权统治。大唐世族和乡野庶民的种种差距,这些东方世族与庶民有着天壤之别,是我们这些人想像不到的。唐国世族在战争后不断的积累财富,他们很多的人成为一方的富强,更是成为大唐的顶梁柱,这些人生活变得越发的奢侈,就连出行也要讲排场。当然,他们是有条件这样做的,这是他们挣来的,也是他们应得的,可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而不断的压榨百姓,势必会遭到百姓的反感。
为什么大唐如此的繁荣与强盛,可是也不过存在了几百年,想来就是统治者为富不仁,才会导致如此的结果。虽是到了大唐盛世,可是世族庶民还是过着一般艰苦,一般流血的生活。所有的世族子弟,都是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他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不需要像老一辈的人要经过浴血奋战才能换来幸福。现在的世族子弟只要学会如何去做生意就行,只要学会做生意,不怎么败家,维持一个家族的繁荣确实是没有问题的。
只是有些世族子弟不甘心,他们想要更富有,想要得到更多,于是就会出现像岳小云这样的人。他们自称是改革者,其实就是加大的压榨百姓力度,以谋取更多的财富。这种小小的改变,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可是却加深了唐国世族与山野庶民中的矛盾,甚至可以说是激化了百姓与管理者之前的矛盾,原本就不是很深的根基开始动摇了。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永远不会溶为一体,这就是封建社会最大的矛盾。
放粮这样的事对各大世族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可是却让各大家族与百姓间有了一种联系,大家相安无事的稳定和谐,使唐国世族和乡野庶民都没有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世族中没有分化出东方那样的新地主,也没有产生东方那样的士人阶层;庶民虽有怨言和不满,但却从来没有发生过几乎同样落后的隋国那样的群盗暴动,或隋朝洛阳那样的百工起义。
大唐建国几十年,唐国朝野没有改变这种“一体穷困,同甘共苦”的愿望,世族还是愿意帮助这些百姓,让他们生活得更好的。百姓得到了好处,世族也得到了名声,本来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平民如此,世族更如此,都希望和谐共处。岳小云敢不放种粮出来,这也是说得过去的,毕竟冯府并没有欠这些农民的粮,就算是追究到官府里,冯府也不怕。冯府有多余的粮食,多放些种粮出来,这是冯府的本份,也是冯府的情份。冯府要是没有多余的粮食,也不可能倒贴着给百姓种粮,冯府的存粮不足,百姓大可以去别的府上去领,只要不影响农事就行。
岳小云主张是,顶风立威,自己才能站稳脚跟,冯府的尊严,还有他的尊严就是要在此时确立。岳小云相信这些百姓一定会找到别的法子拿到种粮的,现在他们可能生气,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只要过了今天相信这些人的气也不消停些。岳小云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几乎全部改变了唐人百姓的生活方式,他们以前从来没有为种粮担忧过,而今天这些人开始为种粮担心起来。
三千一百五十三章 一体穷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