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三千一百五十章 不满分粮[2/2页]

上帝指使自传 上帝指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的,发种粮是为了让附近的农户们生活的压力小一些,帮助那些靠种粮为生的,让他们能有一条活路。很多的人农民为了生存,他们是没有别的出路的,只能靠年前借种粮年底还粮来活,这就是大唐百姓的活路。可是岳小云觉得现在的大唐如此的强盛,百姓根本就不需要再借粮了,他们应该有存粮,就算没有存粮他们也买得起种粮。
      毕竟,这可是大唐盛世,岳小云不明白如此的盛世,既然大家把大唐说得这么好,自然大家的生活也是挺好的。而四大家族的人,根本就没有必要再去管这些百姓的死活了,他是一个很有野心的男人。现在,既然由他来发粮,那大家就得听他的,他就得做冯府的主了,他为什么非要入赘到冯府来,不就是为了权利,为了自己的荣耀吗?
      像他这样的男人与别的男人是不一样的,岳小云自认为自己是有进取精神的,以前的人怎么做他管不了。既然现在这事教给他来做了,自然就不能再像以前的人那样没有主见,继续惯照旧例来做事了。不是说旧的惯例就是好的,很多的落后的制度都应该被淘汰或者应该做出改变,革命或改革往往是某种旧制度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的,懂得改变是一种智慧。
      只要想做出改变,永远都不会迟,对于岳小云来说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岳小云设立公平秤不过只是一种改良的方式而已。改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百姓借种良的问题,也不能让粮食多出来,只是让过程看想来更加的公平一些。改良之路,别的家族并非没有走过,无论是官家还是各大家族,大家都曾试图以改良方式来解决借粮的问题,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
      改良只是对某些局部问题进行调整,并不能从根本上扫除发展障碍;这个时候只能做出本质上的改变,这就是所谓的革命。革命是对旧制度的根本变革,解决的是全局性、根本性的社会问题。在大唐,真正阻碍社会发展的是制度本身,仅仅依靠局部的改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出路问题,只要做出了重大的改变,才能让这个社会朝着良性去发展。
      而岳小云就是想要成为这样的人,今天他就是要告诉城里的百姓,这种粮再不会这么便宜的借给你们,想要借粮,你们就得付出更多的代价。当然,岳小云所谓的改革,只是一种有钱人不折手段赚钱的一种方式。并不是说岳小云有本事,他有多好的经商的天赋,做出了如此重大的改变;只能说他跟东强一样,都是不要脸的主,他们这样的人自称是有经商头脑。其实无不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主。
      百姓早就知道这个人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主,老百姓都不喜欢他这样的流氓,只有少数人才喜欢他这样的人。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自己要是领不到粮了,他可是真是生气了,农民伯伯当时就不依了,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声讨起冯家来。
      有人说道:“你们这不是耍人吗?说好的放种粮,可是昨天凌晨来的人都没有领到,你们还好意思说是放粮,你们冯府仗着家大业大,如此的欺负人,真是太过分了。”
      也有的人赌气说道:“你们要是不给我们种粮,我们就不走了。”
      “岳小云你这个有娘生没娘教的家伙,你做了如此的缺德事,你就不怕遭报应吗?”有人更是把矛头是指向了新来这个管事。
      “是啊,领不到粮,今年没东西可种,让我们这些人如何活,这不是断了大家的活路了吗?”很多的人更是在意如此产生的严重的后果。
      此时,很多的伯伯们,早已经面黄如土的脸颊上嵌着一双已经失去光彩的眼睛,像一滩干涸了的死水一般。眼巴巴的听着冯府的人说没种粮了,让这些人回家去了。
      冯裤子看着这些远到而来的百姓,没有想到岳小云如此的丧尽良心,这事不是别人不会做,而是大家都怕背上百姓的骂名,而不愿意断了百姓的活路。可是这岳小云真是死猪不怕滚水烫,他还真不怕别人怎么说自己,反正他本来早已经是声名狼藉了,别人再怎么骂他,他也可以装着不在乎的样子。

三千一百五十章 不满分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