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不会要钱。“添汤”风俗,体现了大唐商人的古道热肠。老喝家常常说:“清晨一碗洛阳汤,给个神仙都不当。”
冯裤子第四天吃的是浆面条浆面条,制作简单,成本低、味道美、易于消化,酸味独特,咸香适口,因而自古以来流传不衰,成为颇具浓厚地方特色的地方名食。浆水,经自然发酵至有酸腐味道,用来制作面条,这个粉浆也就是北京人称之为“豆汁儿”的东西,喜欢的人称之为美味,不喜欢这个味道的人看见就躲着走。喜欢吃辣一点人的有三种选择,一是大蒜瓣生啃,二是辣椒油搅拌,三是本地土产——韭花辣子酱,尤以韭花辣子酱为最佳口味,配上炸馍片也不错
冯裤子第五天吃的是大盘鸡,大盘鸡是一道全国出名的菜品,特点又爽又滑麻辣的鸡肉和软糯甜润的土豆,辣中有香,粗中带细,而且经济实惠。洛阳瀍河也是一个回族比较集中地区,这里的回民也非常勤恳,生活习惯的不同,久而就形成独有的饮食文化,大盘鸡在这里也经过不断的改良,逐渐名声越来越大,经常有一些慕名来这边吃大盘鸡的食客。
冯裤子第六天吃的是小街锅贴小街锅贴就是原来的一家国营饭店,地处当年洛阳最繁华的百货楼,原来的街名都不记得,现在大家统称小街!锅贴外酥里嫩,外皮焦脆,内馅鲜美又不油腻。用一个小碟子,蘸了醋和辣椒来吃,十分爽口。经常见很多上了年纪的郊县的老洛阳,风尘仆仆地赶过来点上几两锅贴,吃的不亦乐乎,这在他们年轻时,也是平常不易吃到的美食,所以在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安县老王烫面角软皮紧,晶莹欲滴,状如新月,色如琼玉,鲜香不腻,味美可口,时有“名扬陇海三千里,味压河洛第一家”的美誉。
冯裤子第七天吃的是烫面角,老王烫面饺,质量讲究,别具风味,在陇海线上出了名,食者日众,供不应求。车站附近饭馆改售烫面饺者蜂起,多达数十家,虽不抵"老任烫面饺"之味美,但新安烫面饺声誉大振,远近闻名。大肉烫面角基础上发展创新,研发了牛肉烫面角,羊肉烫面角,鸡蛋韭菜烫面角,酸菜烫面角,野菜烫面角,杂粮烫面角,三鲜烫面角,豆面酸菜烫面角等9个品种。
冯裤子第八天吃的是蔡店卤肉,洛阳郊县一个不起眼的乡镇,却有着在洛阳家喻户晓的名吃,蔡店卤肉。很多人并不知道蔡店的来历,但是说到大唐白酒鼻祖“杜康”你一定不陌生,没错!举世闻名的杜康造酒遗址就在这里,所有就有了“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场景了。蔡店来自卤肉才是正宗的蔡店卤肉起源,一锅百年老汤煮出洛阳最美风味。根据大唐年间祖传秘方,采用三十多种名贵中草药,具有色鲜味美、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是聚会宴请酒席上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耳吃”不如“嘴吃”。肠子、肚子、肘子,火烧馍、鸡蛋汤。
冯裤子第9天吃的是涮牛肚,洛阳人对牛肚也有特别的喜爱,洛阳有很多专门涮牛肚的店家,身在洛阳不去吃可以是一大遗憾,洛阳人喜欢扎堆!涮牛肚也一样,三五好友聚在一起来几把牛肚,一碗白酒,爽!洛阳涮牛肚,以洛阳本土产精陶罐佐以30种中华经典名药材煨制而成,它把中华医学与饮食文化相结合,汤底经过十几小时熬制而成。特点:色香味美,入口又滑又爽又富有弹性,咀嚼意犹品珍,口感丰富,汁浓、味厚、鲜香回甜,具有滋补养颜、健体的功效,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冯裤子第十天吃的是馄饨,馄饨发展至今,名号繁多,不过说到底,都追求鲜香味美。洛阳自古崇尚连汤带水的饮食文化,偏好酸、辣之味馄饨皮薄、馅香、口味儿正,按季节配以时蔬,冬季配以韭菜、香葱,春季配以韭菜、香椿,形成了洛阳自己的独特风格。一只只饱满的水晶皮馄饨漂在碗中,碗内配有粉丝、鸡肉丝和鸡蛋丝,加上翠绿的碎韭菜、淡粉色的虾皮、深褐色的紫菜、黄褐色的榨菜,非常漂亮,非常的好吃。
)
三千一百三十三章 平淡的日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