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章 直弓问世[2/2页]

布衣崛起 余生风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如果条件允许,李响恨不能立即拉起一支火器大军。
      话说回来,弓箭的主要功能便是火力压制,李响打算在战法上狠下功夫,更多地依靠集体的力量而不是每个士兵的射箭技艺。换句话说,就是拿钱把人砸死。
      总而言之,直弓借鉴了很多竹木复合弓的设计,比如竹木贴合弓胎、烘烤调制等。又结合了英长弓和中国古单体弓的精髓,适合大规模制造,成本低廉。
      缺点是能量效率低下,不能长时间瞄准,目前的寿命也很有限。
      李响让何篾匠把3毫米厚的熟铁板放到远处山脚,然后向刘素素做出一个“女士优先”的手势。
      刘素素白了他一眼,然后大大方方上前,拿过一把40公斤的直弓开始测弓,测试用的直弓当然是十里挑一。
      首先是60克重90厘米长的长锥破甲箭,主要用于中远距离破甲,刘素素发现,在90米的距离上箭头刚好透过铁板。
      接着是60克重90厘米长的菱形倒钩箭,主要用于中近距离杀伤,在70米的距离上箭头可以贯穿铁板。
      最后是85克重80厘米长的三棱重箭,在50米的距离上完全穿透铁板。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被重箭贯穿要害之后,士兵几无生理。
      李响对测试结果基本满意,当场预定了30公斤和40公斤的直弓各50把,外加1500箭矢,用粮食、鱼干和其它物资结算。
      明月寨内部目前还是以物易物,珍贵的铜钱只有公中才有,主要用来从外部采购盐布等物资。
      “对了,用上好的单体杉木制成的弓,拉力多大?50公斤?”李响突然想起,上好的弓材不需要把表皮和里面的蓄力层分开,直接就可以做成直弓,十分类似英国长弓。
      这种单体木制成的直弓寿命长,使用和保存更加简单。制作时只需要简单的烤制调教,然后加上竹片就可以。当然,这样的材料很难得,不是一般人用得起的。
      “是有50公斤,小夫子请稍等。”张清平让十来岁的机灵儿子进屋去拿,不久后抱出一把长达17米的大弓。
      弓体成淡黄色,单体杉木和老竹片紧紧贴合,绑缚得很漂亮。弓身很重,将近十斤。
      “上好弓材比较难得,现在只制成一把,剩下的材料可以再做10把。”张清平一把拉开弓,动作竟然带有一种美感。
      刘素素本不经意,正逗张展郡玩。但听到声音马上转头,看着张清平拉弓的动作,素素目光一凝。
      张清平看到刘素素眼中的狐疑后,竟然有些失态,眼神闪烁不定。实诚的曽木匠没发现猫腻,正为没有完成李响的嘱托感到惭愧。
      “三年以上的老竹不难找,就是好用的木材太难找,所以上百斤的直弓只能找到一把材料就做一把。老头子无能,至今没有找到把筋丝角片和竹木弓胎结合起来的好法子,实在是愧对小夫子。”
      李响并没有责怪曽木匠的意思,毕竟是对自己最忠心的匠师之一。“把剩下的好材料通通制成弓,交给寨主,记到青年营的账上。”
      李响听说寨兵不久后有行动,于是决定阔气一把,不要让老丈人小瞧了。
      李响决定尝试一下,用利益刺激工匠,让他们主动解决问题,“既然筋丝角片和竹木弓胎的贴合这么难解决,那便通知整个匠户营,只要谁能把普通直弓的拉力提高到50公斤以上,我就把自己在弓弩坊的股份转给他。”
      李响放出一个重磅炸弹,留下粘在原地的几个工匠,和刘素素施然离去。
      通往青年营的路上,刘素素一脸神秘地凑过来,全然忘了不久前才被李响轻薄。“那个张清平很不凡,应该是个神箭手。”
      刘素素很兴奋,好像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呵呵,做弓箭的是射箭高手,貌似并不怎么奇怪吧?”
      “不是这样,他肯定用弓箭杀过不少人。这是一种直觉,反正这个张清平身上有故事,武艺出众也说不定。”刘素素表现出小女生的天性,八卦之火熊熊燃烧。
      “每个人都有故事,既然人家不想说,就不要强求。只要他不做对明月寨不利的事情,便由着他。”

第十章 直弓问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