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末倒置,先把功劳都推出去,再把两位丞相和两位王子拉下水,这样,其他人也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而一切也如诸葛亮所料,两位丞相吃了哑巴亏后,其他大臣哪里还敢站出来自找麻烦。
这时唐王开口道:“好了,这首功次功谁的大家也都不要争了,重要的是我国没有被灭,各位要牢记这次险被灭国的耻辱,今后要同心协力,使我国更加强大,不要再让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诺”
宴上所有人异口同声。
这时王后开口道:“王上,话虽如此。但此次灭国危机能够解除,三殿下依然是最大功臣,若是不加赏赐,恐怕会让有心报国的人心冷。”
唐琅心中一紧,他知道最大的危机来了,看王后的意思,恐怕要用同样的招数套路自己。
“嗯,王后所言甚是,琅儿啊,你想要些什么赏赐啊?”
唐琅起身道:“父王,孩儿身为施州卫都督,又是王室子弟,本就要为君解忧,为国尽忠,未敢要什么赏赐。”
唐王对唐琅的回答十分满意,微微点头道:“不错,不错,不过总得赏赐些什么,王后,你说该赏些什么呢?”
“回王上,三殿下常年征战沙场,施州卫又是我国战事最频繁之地,不知打了多少仗,虽说年轻气盛,但人总有累的时候,臣妾以为可赐王府一座,让他休息休息,好好养养身体。”
“嗯,王后说的不错,琅儿啊,孤就封你为靖王,加五珠,在宫南择一处王府与你,另赏黄金百两,食万户。”
“儿臣叩谢父王。”
在唐国,普通王室子弟为一珠,郡王三珠,亲王五珠,储君七珠,九珠自然就是唐王。
先前唐琅虽在十三岁立下大功,又担任施州卫都督,但也只是一珠,按照正常程序,应该加封三珠升郡王,却没想到唐王直接将其加了五珠升到亲王。
要知道,如今储君之位的两个最有力争夺者,大王子和二王子都仅仅是六珠。
这样的结果,不仅出乎唐琅的意料,也令宴席上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这意味着,唐王已经将唐琅列入储君考察范围。
所以当唐王对王后说道:“王后,孤这个赏赐合适吧!”王后也只能苦笑回道:“王上圣明。”
本想借机将唐琅困在长安的王后却没想到被唐王顺水推舟,给予唐琅莫大的赏赐,真可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而一向与王后争锋相对的令妃,眼见两个丞相和王后都吃了亏,本不再想围攻唐琅,却瞅见席下的父亲拼命朝自己使眼色,无奈之下,只得对唐王提议道:“王上,臣妾有个提议!”
“噢,爱妃怎么说?”
“如果臣妾所记不错,靖王殿下已年满16,正好借殿下休息之际,赐婚一桩,一来照顾殿下,二来给王室添香生火。”
“嗯,爱妃这个提议不错啊,不知爱妃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没?”
“臣妾听闻,礼部尚书孙有之三女刚满16,贤良淑德,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生的也是十分标致,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
“好,孙爱卿,你意下如何?”
礼部尚书孙有之立马起身跪拜道:“臣叩谢王恩。”
朝中大臣都知道,孙有之是右丞相长孙有吉一党,令妃这一出,既有拉拢唐琅之意,又有趁机监视唐琅之心。
“琅儿,你呢?”
唐琅本想推辞,他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崇尚自由婚姻,况且他心里有一个无法忘却的人,但同时他也明白,唐王虽然是询问口气,实际是已经决定不容反驳。
他现在身不由己,既不能驳回圣意,扫了唐王的兴,也不能真的彻底得罪令妃他们,先前与左右丞相针锋相对,只是告诫他们自己不是好欺负的。
毕竟,现在的唐琅立跟不稳,没有自己的势力,纵然自己已经是五珠亲王,又有军功在身,但比起丞相他们已经经营多年的势力,犹如螳臂当车。
不过,假以时日,这个车,唐琅一定会挡住,并且推翻。
他跪拜道:“儿臣遵旨。”
“好,孙爱卿,你本就是礼部尚书,嫁的又是你的爱女,你就择一黄道吉日,将靖王的加冠礼与婚礼一同操办。”
“臣遵旨。”
随后便是歌舞升平,大家举杯推盏,一片祥和的气氛。
(本章完)
第6章 是福不是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