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四十六节 连老男人都不放过[1/2页]

技艺天王 第三颗雪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下周五播出第二集,能不能让秦淮小哥哥放一整集?完全不够看啊啊啊。]
      [想问一下秦淮小哥哥上一次的纪录片什么时候出下集,都半年了!]
      [纪录片的每一个画面虽说朴实无华,但却有一股美得无法呼吸的诗意。
      很难想象,在我以前从不知道的地方,还有一群匠人在用有温度的手指,擦干文物器身尘封千年的灰尘,一道道来自千年前,可以摄动灵魂的光芒让我几次泪目。]
      [虽然隔着屏幕,但那些风声,雨声,钟声,鸟叫蝉鸣,以及文物修复师的一举一动,都格外动人哇。]
      [看到了中华家最美好的品质!器物有魂魄,匠人自恭谦。]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确实非常别致,没有剧情起伏,却自带一股吸引力。
      观众们看得粉红泡泡狂冒,尤其是王师傅和秦淮出场,唰一下血槽就空了。
      真的是中华家最美好的品质都在两位男神身上了。
      王师傅是内敛的温柔儒雅,秦淮倾向于浪漫主义的谪仙。
      两者在第一集中尤其抢眼。
      亮闪闪的,俘获了一大批迷妹。
      路转粉。
      粉转妻。
      在视频下面孜孜不倦的用文字敲出对秦淮和王师傅的喜爱。
      ……
      ……
      随着纪录片在各平台登录,纪录片的点击量和热度都在与日俱增。
      当然,纪录片的事情,秦淮没有关注,他一连二十天都是在紫禁城内波澜不惊的生活。
      秦淮时刻恪守着一句话: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
      很多人的孤独,到头来只能自我安慰一句虽败犹荣,但秦淮的孤独,却是光芒万丈。
      从紫禁城到国家博物院的青铜器和书画,都被秦淮研究了一遍。
      第二十一天。
      秦淮飞往秦省。
      下午时分方才赶到镐京长安。
      长安,长治久安,历史上,周、秦、汉、隋、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地建都。
      毫不夸张的说,中华家封建时代的最具活力,最巅峰的王朝都以此处为都城,将华夏文化的影响力辐射到全国各地。
      天可汗,万国来朝,丝绸之路,海上贸易……
      故而对这座城市,秦淮早已心驰神往,他最想看一眼的,便是秦汉隋唐留下那一抹盛世剪影。
      秦淮不止一次幻想过——有朝一日他梦回盛唐,在开元年间自江南学成入京,身下骑着一头小毛驴,在路途中畅想长安繁华盛景。
      三个月长途跋涉,他真的叩开了长安城门,柳絮飘飘的长安盛世如画卷一般在眼前展开。
      那一刻,他准备好了拥抱盛唐,那一刻,他嘴角上扬,不禁吟起诗句,驴蹄也肆意起来……
      ‘真令人向往的画面。
      秦淮微微出神。
      盛世的紫气可以孕育一位文化上的谪仙。
      秦淮真想在喧嚣的盛世中走一遭,然后胸开三尺,气雄万丈,志吞四海!
      一千年前有盛唐,一千年后,想必秦淮也能等到下一个盛唐。
      想到此处秦淮目光坚定,迈开步伐,走进长安……
      秦省博物院,兵马俑,古城墙,秦淮一一走过。
      ……
      五天后,秦淮飞到了川蜀,一下飞机,便是直奔三星堆遗址文化博物馆。
      三星堆文化是秦淮比较向往的一个文明分支,它起源于中原二里头文化,经过五百年融合,一直到殷商晚期,方才发展出独立生活风格。
      不过她的青铜器风格,却是古中国青铜器造型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譬如秦淮现在所看到的大型青铜纵目面具。
      它方脸阔耳,两颗眼珠凸出成柱状,两只招风耳极其显眼,而上下嘴唇被处理成长长的线条,线条深长上扬,似微露舌头,而且还露出了一撇邪魅娟狂的微笑。
      微笑中有几分安详、宁静。
      宛如头顶神明莅临,而它在聆听神明的教诲。
      一股尊崇肃穆感扑面而来。
      “这些青铜器好生特别,跟秦省博物馆,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的文物风格截然不同,也跟世界上其它文明的艺术风格不同,难道是外星文明吗?”
      商雅十分诧异,这些天看到的青铜器都是鼎、鬲、甗、瓿、簋、爵、觚、斝、罍,实用性比较高,也有青铜犀牛,铜马,但造型写实逼真。
      而眼前青铜器的造象手法极其夸张,完全不像中华家传统的艺术形式,令人耳目一新。
      这种特殊性无法解释,只能用并非地球文明来搪塞。
      秦淮摇了摇头:
      “对于三星堆遗址究竟来自于何处,世界考古界一直争论不休。
      有中国学者说它们来自于西亚,因此推断中国的青铜器文明起源于西方,有人说三星堆是犹太人文明,说华夏是犹太人后裔。其实这些都是胡说八道。”
      说到这里,秦淮

第二百四十六节 连老男人都不放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