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8 推断[2/2页]

龙跃星海 萧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下水,匠人们把熔化的铜汁浇灌在底层,填充地基的缝隙。还有三百丈大概一千米,底部一千米顶部不会少于一百米。在两千多年前的工匠是如何用巨石修筑如此跨度的庞大建筑呢?已发掘的秦陵兵马俑陪葬坑中,还没有出现砖与砖之间的错缝技术。所以我推断整个地宫都是青铜灌注修建的,所以才能屹立两千余年而不倒,经历八级地震而无损。如果只是用来阻挡地下水的青铜箍为什么要漆涂其外,被以珠玉,饰以翡翠呢?《礼记》上说:“天子之棺四重”这个青铜地宫也许就是秦始皇的外椁,也称大棺。”
      听得精精有味的“小狐狸”插道:“那得用多少铜啊,古代开采技术又不行,可能吗?”
      吴先生笑了笑答道:“《过秦论》中说:“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防止有人造反,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兵刃和箭头,冶炼它们铸造十二个铜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关于铜人高度史料记载:“坐高三丈”“有大人长五丈……铸而象之。”说明这十二个铜人或站或坐大小不一,“高三丈,钟小者皆千石也。”按最小数字一千石计,大约二十四万斤,合今30吨以上,大的则在87吨以上。后人认为十二个金人是秦始皇生前的最喜爱之物,它们和其他精美的珍宝一起随着秦始皇的死去被当作随葬品葬于这座墓中了。我想以秦始皇的性格,与其陪葬品里多十二个无用的铜人,不如把它们化为坚固的棺椁保护自己的以及灵魂无虞。而前面的“金门”应该就是一扇青铜门。我也是看了刘从善的笔记后,非常诧异秦始皇为什么会给自己的陵墓铸造一扇“金门”。查阅了很多史料,也请教了几位“高人”才隐隐约约有了这个推断。”

8 推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