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04章 李道宗的兴奋[2/2页]

大唐承包王 子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夷洲,那小子打算去夷洲自立了,说要建立一个日不落帝国,他呀,看不上咱们的大唐。”
      发现李世民说这句话时没有一点的怒气,长孙越发疑惑。
      要知道大唐对于李世民来说可比任何东西都重要,李宽如此贬低大唐,李世民为何不怒呢?作为大唐的王爷,外出自立,心中无君,为何李世民也不怒呢?
      “陛下不生气?”
      “朕有什么好生气的,那小子有此雄心,朕高兴还来不及呢!”
      李世民大笑不止,慢慢的给长孙说起了他在桃源村三日发生的一切,得知一切的长孙不由的感叹道:“宽儿真是长大了啊!雨蝶妹妹也可含笑九泉了。”
      看到连福出现在立政殿门口,李世民知道朝中又有事要他处理了,将怀中的兕子放到地上,问道:“何事?”
      “陛下,任城王有事求见。”
      “走吧!”
      李道宗如今是行部尚书,李道宗求见必然是关于刑法一事,所以李世民没在立政殿久留,匆匆来到甘露殿,李世民愣了愣神,还以为李道宗是自己一个人来的,没想到这小胖子也来了。
      “你父子二人找朕何事?”
      “微臣拜见陛下。”李道宗父子二人起身行礼,李道宗道出缘由:“并非微臣求见,而且犬子有一良策献上,微臣代为引荐。”
      小胖子职位不高,还没有资格进宫面圣,所以才由李道宗带着进宫,通俗的说就是李道宗来走后门来了。
      “是何良策?”李世民对于走后门倒不反感,若是真有良策,他倒希望所有人都来走后门。
      小胖子笑眯眯的从怀中掏出了一叠宣纸,递到给了连福,连福放到了李世民面前。
      “钱庄是什么意思?这银票又是何意?”看了一个开头,李世民便问道。
      李道宗笑道:“前不久,刑部查处了一批私造铜钱的犯人,陛下也知道民间私造铜钱之事不绝,而这钱庄和银票可以减少民间私造铜钱的情况,至于钱庄和银票都是由犬子想出来的,微臣难以言明,还是由犬子给陛下讲解为好。”
      李世民点点头,小胖子行了礼,说:“陛下,这钱庄和银票并非微臣想出来的,微臣也是借鉴于二哥的办法。”
      小胖子很实诚,李道宗却瞪了小胖子一眼。
      李世民笑道:“说说吧,这钱庄和银票为何能减少私造铜钱之事。”
      小胖子笑道:“陛下看完便知。”
      钱庄好处和银票的好处都清清楚楚的写在了宣纸上,李世民看完后,忍不住拍了下桌子,兴奋道:“好,真乃良策。”
      大唐民间私造铜钱情况越发严重,还是因为民间流通的铜钱日益减少,勋贵世家商户囤积;而且,铜钱本质决定了长期使用会有磨损,日积月累下来也就导致民间残币众多。
      这些残缺的铜钱自然用不出去,有远见的士族或百姓、商户,看见了其中的利益,所以他们收购残币回炉重造,毕竟收购的残币的价格很低,其中有很大利润,百姓也乐于见到有人收购残币,因为卖一分算一分,总比留在手里用不出去好,
      结果就是市面上的铜钱越发少了,其本质就是大唐也渐渐出现通货紧缩情况,只是没有台湾那么明显而已。
      钱庄和银票就是小胖子借鉴于台湾的银行和纸币所想出来,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是照搬了李宽的办法,只是结合了大唐的一些实际情况改变了一些而已,连钱庄和银票都是李宽帮他想出来的名字,对于大唐来说当然是良策了。
      既然是良策,当然要赏赐了,所以李世民大手一挥,小胖子升官了,从刑部司主事升到了刑部员外郎。
      看到李道宗和小胖子谢恩,李世民仔细想了想,又拿着小胖子上书的奏折看了看,笑道:“景仁留在刑部屈才了,去户部任员外郎吧,参与建立钱庄一事,钱庄取得成效之际就是你小子升迁户部侍郎之时。”
      “微臣待犬子谢过陛下恩典。”
      李道宗很兴奋,如今小胖子十六,按照李道宗的估计钱庄在大唐成效也不过两三年而已,那时小胖子才多少岁,十八九岁的侍郎,历史上屈指可数,他任城王府还不让所有的勋贵羡慕?
      虽说得到了李世民的承诺,自家老爹喜笑开颜,李景仁却笑不出来。
      人就怕对比,李景仁和长安城的勋贵子弟相比自然是优秀的,可是和当年的一些同窗相比,李景仁只剩下了苦笑,更别说杜荷如今已主管台湾律法,宰相级别的人物。
      小胖子的苦涩,李道宗看在眼里,他知道小胖子为何笑不出来,因为他在两日前和小胖子一起去了桃源村。

第404章 李道宗的兴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