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3章 箭在弦上[2/2页]

一寸山河 作家李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一带的关注,他对吴子健说,391团反攻丰店的时候,小榆树山里曾经向守城的日军派出过援兵。吴子健当然知道那股援兵,他当时带着李天林的5连从背后狠了那股鬼子一刀。
      “蹊跷的是,后来小榆树山的山口一带没有了动静,”秦忠孝看着八路军副营长说到:“但当我又派了一小部分兵力向山口发起试探性进攻的时候,那里却有山炮突然发火,打得很凶;见我们收了兵,那边也消停了。似乎那里的鬼子没有将丰店看得很重,而只是在固守山口。”
      吴子健自从与晋军参谋出身的肖俊平朝夕相处,已经将这一带方圆百里的地理掌握得很熟,他知道小榆树山的东山口有条土路横亘过这座山,直抵达西山口,而出了西山口,是同蒲路的城。
      据肖俊平回忆,差不多一个月前,还是晋军独12旅情报参谋的他,正是乘着卡车由城的旅部出发,进入小榆树山的西山口,沿着山里的这条土路赶往丰店,后来在快到达东山口时,卡车误入了一条小岔路,那条小岔路的出口,则靠近了丰店的西门而不是南门,结果他们在那里遭遇了濑名师团的骑兵。
      其后,当肖俊平以及手下晋军被日军骑兵追赶着逃入小榆树山的另一条小路时,一头扎进了八路军林师二营的设伏圈。
      而伏击了濑名师团的骑兵、解救了肖俊平之后的林师二营,后来沿着小榆树山里的小路逶迤南行,他们当时横穿过了城至丰店的那条土筑的公路,一直从小榆树山的南麓走了出去,抵达了关门山脚下。
      现在重新回忆起这一切,吴子健的脑海里,已经反复出现了那条土筑的公路,那时他还不知道这条路的东西两端连接着丰店与城。
      “日军把守着小榆树山的东山口,那其实是在扼守着那条公路喽?”吴子健若有所思地问央军校。
      秦忠孝一时没回应——他知道能让军统女少校严重关心的东西,肯定不会是一条从黄土开拓出来的山间公路。
      391团的参谋长张宏见状急忙接过了话题:“吴副营长所言有理,那条路据说还是阎长官下令临时整修的;当时城正从同蒲路修一条铁轨进入小榆树山的宋家沟煤窑,阎长官考虑到城到丰店需要绕行小榆树山的两侧,下令从宋家沟煤窑开拓出一条公路,以便于两地官民往来通行。因此,从战略意义讲,小榆树山里的这条公路,堪称城与丰店之间的要道。”
      吴子健看着侃侃而谈的张宏,冷不丁问了一句:“那鬼子现在死死把守这条要道,是为了城还是为了丰店呢?”
      391团的参谋长果然被噎住了:这条小榆树山里的土筑公路,绝非城与丰店之间唯一的一条,想在两地间通行,大有别的路线可走,因此,无论是对于城还是对于丰店而言,这条路都不具备太强的战略意义。
      参谋长拿眼神瞥了瞥秦忠孝,同样没有回应。
      吴子健倒是没有多想这其的蹊跷,他此行应央军之邀来到丰店,主题是商讨怎样攻击小榆树山,这也是此前391团派到河口村的那个尉连长当时提及的。按照吴子健和李天林、肖俊平达成的看法,此战目的在于与友军建立联络,同时借攻打小榆树山的日军,再搞到手一批装备。
      “我可以调动一个主力连,和次在南门外的那一战一样。”谈到此次联合作战的用兵,吴子健率先亮了底牌。
      “呵呵,吴副营长的一个连,可快赶我的一个营了!”秦忠孝豪爽地笑道,他曾经听前往河口村的6连连长汇报过林师二营的独特编制(当然也是整个八路军的独特编制),刚才在与八路军副营长的切磋,又进一步得到了佐证:“那我也调动一个主力营,外加一个特务连,咱们两军联手,六七百人的兵力,攻进一个山口,应该蛮有把握。”
      参谋长张宏赶紧顺着团长的话茬说到:“倘若攻破小榆树山,驱走那里的日军,丰店近在咫尺的威胁也解除掉了。”
      他这话果然瞒住了吴子健——军统的人已经有过吩咐,不得向八路军透露军统对小榆树山的觊觎。
      吴子健此刻更关心的,则是两军联合作战、缴获的战利品该怎样分配;他直言不讳地朝央军校拱拱手:“秦团长,你们央军装备精良,又有委员长的鼎力支持,可以说是粮弹不愁。我们八路不一样了,全靠从鬼子和伪军的手里连抢带摸,所以,小榆树山这一战,如果有了缴获,还请秦团长高抬贵手,多给我们留出一些。”
      秦忠孝闻听,不禁露出一丝苦笑,他对张宏示意:“参谋长,你来给友军透露透露,咱们这所谓的央军的苦日子吧。”
      吴子健一愣,旋即感到了不悦:难道这央军还真要和自己抢装备吗?!

第143章 箭在弦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