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说完,大虎就表态:既然都是抗日打鬼子,愿意和他们一起干。结果徐燕南准备了很多劝说大虎的话一句也没用上。趁着还没到约定集合时间,大虎跑了一趟功德林监狱。
功德林监狱就是秦城监狱,因在北平城德胜门外功德林1号,所以也被称为功德林监狱。监狱建于民国四年(1915年),整体结构呈“八卦”形状,每个八卦角上都是一座八角楼,八卦中心位置是一座大八角楼,有几十米高。八角上的楼有长廊与主楼相连,楼顶如长城一般有垛口,东南西北四个角上长期有岗哨。只有正南方向有一个大门,白天有门岗。
大虎围着监狱转了两圈,又到监狱外边的烟摊呆了一会才回来。回来后徐燕南告诉大虎,国民抗日军的人想见见他。于是大虎和徐燕南一起会见了国民抗日军的人。同大虎见面的人叫纪亭榭,比大虎小一岁,是黑龙江东宁人。在东北上大学时接触到了,在东北军学兵队当过区队长,九一八事变后在辽宁打过游击。游击队被日军打散后,流亡北平。双方见面后相互介绍各自情况,大虎告诉他在大红门埋藏了一批武器。纪亭榭非常高兴,国民抗日军目前最缺的就是武器。双方约定两天后的晚上八点在大红门汇合。
分手后,徐燕南和父母告别,同大虎回到了南海子的集合地。其他人也陆陆续续回来了。大家将搜集的情况汇总了一下:二十九军已经退到保定,目前日军正在调整兵力准备进攻山西、察哈尔、山东、河南等地,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伪政权,正是发动民众抗日的好时机。大虎介绍了国民抗日军的情况,建议加入国民抗日军,得到大家一致赞同。在约定的时间大虎等人与国民抗日军汇合在一起,起出大虎埋藏的武器弹药向北平城北太平庄一带进发。
国民抗日军的首领叫赵侗,辽宁岫岩人。1933年在家乡成立“少年铁血军”抗击日本侵略,有着丰富的游击战经验。1937年来北平为铁血军购买军火,不料七七事变爆发,关内和东北的交通被切断,无法回到东北,于是在北平成立了国民抗日军。国民抗日军里有不少输送的人员。
在北太平庄住下后,抗日军开始研究打功德林监狱的事情。大虎将自己侦察的情况讲了一遍,提出只能采用偷袭的战术。但是功德林监狱是由八角楼围着,只有一个南门,如何进入监狱是个难题。大虎提出由自己攀上八角楼,悄悄潜入监狱打开大门,其他人从大门进入。
接下来的时间是针对偷袭行动进行演练,反复演练了几次后,终于准备的差不多了。这天吃过晚饭后,抗日军悄悄来到功德林监狱外面。赵侗先是向北平方向派来十几个人担任警戒,然后剪断了监狱的电话线,切断了监狱与外界的联系。其他人埋伏在南门外,大虎来到监狱北面一个楼角,抱着楼角爬了上去。爬上楼顶时,大虎悄悄向上望了望,只见一个哨兵在楼顶上面朝着监狱院子站着。大虎悄悄来到哨兵身后,猛然扳着哨兵脑袋一拧,将哨兵脖颈拧断。之后扒下哨兵衣服穿在身上,大摇大摆地向旁边哨兵走去。在悄无声息地收拾了楼顶哨兵后,大虎走进主楼,沿着楼梯走下来,收拾了大门警卫室里的卫兵,打开大门。门外的人立刻进入监狱,控制住所有狱警,打开牢门,放出所有被关押的人。
赵侗站在监狱的院子里对这些人说:“同胞们,我们是国民抗日军,是来救你们的。有愿意抗日的可以加入我们的队伍,不愿抗日的可以回家。”刚刚获得自由的人们纷纷表示坚决抗日。大家打开监狱的仓库,将所有物资,武器弹药带走,然后将被俘的狱警关进牢房,撤出监狱。
这次行动无一人伤亡,缴获轻机枪三挺,步枪三十五支,手枪四十支和大量弹药、给养,解救被囚人员五百七十人。行动结束后,队伍向百望山一带转移。
第五十三章 奇袭功德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