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保安总队以前的编制里,没有特勤中队这个编制。这完全是王一民自己的想法。王一民是一个极其有才能的人。他1919年考入东北讲武堂炮兵科,毕业后在东北军中历任连长、营长、团长、师参谋长等职。1928年被张学良送到日本陆军步兵学校深造,学习成绩全班第一。王一民曾对身边人说:“我不能同张家兄弟相比,我是穷小子出身,我如果不努力工作,怕吃苦受累,贪生怕死,我能一步步高升到今天的位置吗?能得到张家兄弟的信任吗?”和很多有才能的人一样,王一民也极有野心。能吃常人不能吃的苦的人,一定具有常人不具有的野心。王一民从就任保安总队长的那一天起,他的眼光就盯在了天津市市长的位置上。他熟谙中国近代史,对日本侵华的野心也有深刻的认识。在旧中阀混战,“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时代,在日本人虎视眈眈的时候,要想做到高位、坐稳高位,必须消息灵敏,明了全局,这样才能左右逢源,利于不败之地。中国有句话叫“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可能的”,王一民不管想做什么、怎么做,没有钱是不行的。为了保安总队的稳定和自己的声誉,又不能克扣军饷、吃空额,也不能卖官,怎么办?旧中国的军队、警察捞钱,有一个共同的渠道,就是以缉私的名义走私贩私。王一民成立特勤中队的目的,一是想让特勤中队成为自己的眼睛、耳朵,二是想让特勤中队成为自已捞钱的耙子,三是想让特勤中队成为自己手中的一把刀。所以特勤中队是保安总队当中选拔最严,待遇最好,职权最大的队伍。特勤中队不仅负责处置突然情况、抓捕、缉私等任务,还负责整个保安总队的风纪督察。特勤中队一般士兵可以纠察其他中队班长,班长可以纠察其它中队排长,以此类推。特勤中队每一个官兵都有一个蓝色证件,证件封皮写有“特勤中队”字样,别的中队就没有。而且特勤中队训练场和驻地也不和其它中队在一起。别的中队装备同野战部队差不多,特勤中队装备的是清一色驳壳枪,还有几十只冲锋枪。够牛吧。所以能进特勤中队的人都有几手。
在考虑特勤中队队长时,王一民费了一番脑筋。按照安排原则,大虎是当不了特勤中队的队长的。大虎破格成为特勤中队队长有三个原因:一是大虎的身份和经历。大虎是张廷枢为张学良培养的警卫员,而且参加过暗中保护宋庆龄的任务,表现出色。(这一点全保安总队知道的也不过三五个人)王一民听张学铭说过。这样的身手是别人比不了的。二是大虎虽然没能成为张学良的警卫员,却是张廷枢的贴身警卫,而张廷枢和张学良关系非常密切,一旦特勤中队出现什么纰漏,张廷枢一定能帮大虎。所以王一民将大虎任命为特勤中队中队长。三是让大虎的中队长,也是向张廷枢示好。其实王一民在整顿保安总队的时候,还留了一招后手。他知道自己的这番动作肯定会引来很多人的注意。天津是个龙蛇混杂的地方。日本特务机关、英美谍报机关、国民党方面、黑社会势力等等都会关注。因为根据《辛丑条约》,中队不能开进天津市区,保安总队是天津市内惟一官方武装。各方敌对势力对于保安总队清退的军官一定会加以利用,以此来分化瓦解保安总队。所以王一民事先对保安总队的军官进行了深入了解,并成功争取了三个人为自己所用,并借清理军官队伍之际派了出去。王一民这一招为后来成功扑灭日本便衣队暴乱起了决定性作用。
大虎成为特勤中队队长,很多人不服气。其中包括中队军官、保安总队的老兵,也有新来的东北军士兵。因为谁都不知道大虎的底细。在军队,大家尊重的是实力。尤其是基层军官,没有几把硬刷子(真功夫),没人服你。
你想想,大虎一个十九岁的大孩子,胡子都没长出来几根,按说书的讲“一个乳臭未干的
第二十三章 特勤中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