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一章 天津保安总队[1/2页]

尘封的勋章 新世纪流星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天津始建于隋朝,是随着大运河的开凿建立的,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宋金时期被称为“直沽寨”,元时改称“海津镇”。明成祖朱棣起兵争夺皇位时,就是从这里出发的。明永乐二年(1404年)筑城设卫,朱棣将这里改称“天津”。所以天津又被人们称做天津卫。
      天津保安总队是清末民初,天津警察厅长杨以德组建的一支警察队伍。杨以德就是电视剧《杨三姐告状》里那个杨厅长的原型。
      旧中国官员,官匪勾结、警匪勾结是一种普遍现象。可想而知当时天津保安总队会是一支什么队伍。这支队伍就是一群无恶不作、欺压百姓的乌合之众。净干一些偷鸡摸狗、敲诈勒索的勾当。官兵不是逛窑子,就是刮地皮、抽大烟、赌博,不仅不能担当起维护社会治安的责任,还是社会治安的一颗毒瘤。其实当时的军队,也大都是纪律松弛、强取豪夺,骚扰地方的。在当时的军阀军队中,军纪比较好,在百姓当中有口碑的,也就是冯玉祥的西北军。东北军本来就是张作霖等人的奉军巡防营演变而来的。这些巡防营从根儿上说,也是一群土匪。虽然在自己的地盘上都还安分守己,能维持地方治安,但是一旦出了自己的防区,立刻就显现出土匪性来。东北军军纪较好的部队,一般都是经过张学良整训过,大都有经过军校学习的军官指挥的军队。因为受过新式教育的军官身上,土匪流寇的恶习还没沾染上多少,对军队要求也比较严格。
      天津1860年就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各国列强纷纷在天津设立租界。天津逐渐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当时天津是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
      天津是东北军出入关的咽喉要地,也是东北军重要的税收来源,所以张学良对天津极为重视。派遣自己的弟弟张学铭担任天津市市长兼天津戒严司令部司令、公安局长。
      张学铭时年22岁,初出校门,自知阅历不深难以胜任,所以要求张学良将自己同学王一民调来当自己副手。
      王一民与张学良、张学铭都是同学,对张学良忠心耿耿,极有才能,敢于负责,深受张学良器重。因此张学铭一提出来,张学良立即将王一民从东北调到天津。而且对王一民提出的任何要求都予以满足。
      王一民先后在东北讲武堂、日本陆军学校学习,熟知中国近代史,对日本的侵略性也有深刻的了解。
      根据《辛丑条约》,日本在天津军粮城驻有军队,而且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部就设在天津海光寺。王一民知道,日本人随时都可能在天津挑起事端。如果没有一支战斗力强大的队伍,是保护不了天津的。而天津保安总队武器装备落后,人员素质极差,在当地民众当中影响极坏,是应付不了局面的。
      于是王一民决定由东北讲武堂毕业的学员担任天津保安总队各级军官,给这支队伍来个大换血。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王一民本人就是东北讲武堂毕业生,可以说是这些学员的学长,感情上没有距离。王一民是独自一人从东北调任天津的,在军队打拼多年,他

第二十一章 天津保安总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