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胡奇峰和大虎爷俩刚刚见面,有很多话要说,所以没人打扰他俩。大虎随胡奇峰去了作训处胡奇峰的办公室。刚刚坐下,胡奇峰就迫不及待的问起张洪的情况。于是大虎就将当年胡奇峰逃走后,张洪如何装死,如何用鹅卵石击毙追兵,如何被救,如何在猩猩峪留下来,以及现在家庭情况和自己为何来东北,来东北怎样被骗,以及怎样当的兵一五一十向胡奇峰讲了一遍。
胡奇峰听大虎讲完了张洪这些年的情况后,心里又惊又喜:喜的是大哥居然还活着,还活的很好,惊的是一晃二十多年都过去了,连大哥的孩子都长这么大了,而且还有这么好的功夫。当年胡奇峰想背张洪一起走,张洪腿部有伤,知道这样两人谁都走不脱,撵走了胡奇峰。
胡奇峰从界岭口出关,经青龙龙王庙一带奔辽西而来。一到关外就安全了。所以就白天赶路晚上休息。具体逃到哪里去,他心里也没谱。这天正走着,在一处山口被六七个人截下。这六七个人手持大刀棍棒,要他把钱留下。胡奇峰心里说,这点钱自己都不够花呢,给他们自己还不得饿死啊;打吧虽然打得过,但自己一路逃亡已很疲惫,不打吧,看样子过不去。于是左手拇指、食指扳起,其它三指伸直,右手拇指拳起,其它四指伸直,双手交叉放在胸前,高声朗道:“老大不必把我讯,三老四少请听真,金银财宝我没有,快刀不杀一家人!”他朗声念完之后,其中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将手中钢刀挽了个刀花,背到身后,问道:“老大贵姓?”其他人一看也放下了家伙。胡奇峰一看:有门,有帮里人。张口答道:“在家姓胡,出外姓潘。”那个年轻人又问:“老大香头多高?”胡奇峰答道:“头顶‘兴字,脚下“大”字,19辈——‘理字。”那年轻人又问:“同参贵庚?”(同参是青帮中同辈间的称呼)胡奇峰答道“21”。那人笑道:“原来是师弟!可愿意到到山上歇息歇息?”胡奇峰道:“有劳师兄了”于是随那人上山。
山上有个破败的山神庙。一群人来到山神庙西厢房坐下攀谈起来。
胡奇峰将自己如何逃亡东北的缘由细说了一遍。大家都很佩服他的义气。通过攀谈,胡奇峰也了解到那个年轻人叫张作相,家是锦州义县南杂木林子村的,念过三年私塾,16岁那年曾参与屯子里两族姓间斗殴,被迫逃亡到奉天一带谋生。后来深感世道不平于是回村和同族兄弟杀了本族的仇人,然后带人拉起了杆子,在这里立了柜。
中午时候,有人烤了一只羊,搬来一坛酒,大家一起吃喝起来。喝酒的时候,张作相问胡奇峰有何打算,胡奇峰说自己也不知道呢。张作相就说:“有道是‘不打联穴不成相,不打孤穴不成将(江湖黑话:意思是与其单打独斗,还不如入伙),你要是没去处就挂注(入伙)吧。”胡奇峰一想也是,就留了下来。
张作相这股绺子算上胡奇峰才八个人,还没有枪。胡奇峰没入伙之前只是在附近劫掠过路行商啥的,没什么作为。在胡奇峰的建议下,他们改变了劫掠目标,把附近城镇日本人和俄国人开的烟馆、商行作为下手对象。一来外国人来这里经商赚取的大都是不义之财,二来外国人大都有枪护身,在抢到钱财的同时还能搞到枪,三是本地老百姓也恨洋鬼子,没民愤。对于本地人绝不骚扰,一旦有外来土匪抢劫,他们还会帮助本地人。所以他们逐渐站住了脚跟,搞到十几支枪,人数也发展到二十多人,地方上的商户也时常接济他们给养。但是由于他们只抢洋人商行、烟馆,洋人损失很大,地方官府倍感压力,开始注意他们行踪。1901年,张作相听说张作霖在新民府八角台拉起一支团练武装,为人很是仗义,和胡奇峰他们一商量,就去投奔了张作霖。
二十多年来
第九章 往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