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25章 哼哈二臣[2/2页]

极品吴掌柜 陶人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事将领“固有不与并立之势”,于是赵普就日思夜想来削弱军事将领的地位和权力以求自安。为此他充分利用太祖对军事将领的猜疑心理,而让太祖把自己倚为社稷臣,所以王夫之说赵普根本不是出谋划策来安定赵家的天下,只是尽力折抑武臣,使他们不能建立不世之功来与自己争夺太祖的眷顾而已。王夫之因此下结论说:“凡赵普之进谋于太祖者,皆以钳网太祖之故旧元勋而敛权于己也。”
      更恶劣的是在赵普的推波助澜下,宋太祖对军事将领的猜疑之心竟然在整个宋代形成了一种治国的“家法”:“以普忮害之小慧,而宋奉之为家法,上下师师,壹于猜忌。”赵氏治国的这种“家法”,并不是成的制度,而是一种埋藏在宋代各个帝王心的深深隐忧,王夫之说这是宋代各届帝王的“不言之隐”。而这种“不言之隐”,就导致了宋代历届帝王不信任军事将领从而使宋王朝的军事力量越来越弱,成了北方民族不断欺侮、侵入最终使宋王朝走向灭亡的根本原因。不仅如此,王夫之身处明亡之后,重新反思这种治国家法对于国的深远影响:“宋之君臣匿情自困,而贻百年衣冠之祸,唯此而已矣。”后人往往称赞宋朝对人的优遇,王夫之却认为这种重视化的表面光鲜的背后却存在着不信任军事将领的隐而不宣的心情,受此心情的困扰,宋朝军事积弱,不能对抗外族的军事入侵而亡,明朝也走了同一条亡国之路,所以王夫之说宋对军事将领的猜疑削弱的危害不仅仅是宋王朝灭亡,而是“贻百年衣冠之祸”。从宋王朝建立的960年算起,到明王朝灭于清的1644年止,正是百多年。不同的王朝,同样的结局,这说明国家的军事力量不强,民族和化的生存都将受到重大破坏乃至灭亡,所以这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而是衣冠(即民族化)的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只重化,不重军事,化也将不保而受惨重的灾祸。
      闲话到此,德昭、廷美的事发生之后,宗世弟除了有机会参加各种仪式,包括朝会、宗庙祭祀和其他宗教仪式,实际的职掌权却近乎没有,这让宗室里面的赵家后起之秀不免焦虑和绝望。而且宗室婚姻被明确视为国家或者说朝廷的事情,必须经过皇帝亲自批准,而宗室家庭却对儿女的嫁娶没有发言权。有一点特别值得玩味,一直到仁宗朝为止,宗室婚姻有一条不成的规定,其结婚对象绝大多数来自武官家族。武官在理论上虽然可以拥有与官相同的品位,却通常被视为低人一等,比如杨家将里面的郎杨延昭,取妻柴美容(即柴郡主),处处被潘仁美刁难,却不得不常常忍气吞声就可见一斑了。
      潘仁美的原型是历史上的潘美,可以说是他临阵脱逃间接害死了杨业,这里面的罪魁祸首是当时的监军王侁(这人和苏东坡交好的那位驸马爷同名同姓),当时这位王监军直接带走了三分之一的兵力,才让动摇不定的潘美也撒丫开逃。这位王监军能够等同行使皇帝赋予的权力,负责“积核”在外将士的“功罪赏罚”,将帅指挥打仗,监军虽没有指挥权但有监督权,但能与“统帅分庭抗礼”。潘美虽说是主帅,但是总体上却处处受到王侁牵制,无法拥有完整的控制权。在与辽军交战时王侁非得要杨业带三分一的军队去跟辽国十万大军交战,王侁带三分一的军队,潘美带三分一的军队。遇到这样的监军,不得不说是杨业的悲哀,也是后来大宋朝的悲哀,也可以说是赵普在前面埋下了祸根。
      北宋后期,随着宗室弟不断的开枝散,赵家宗室族群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这一切的导火索是神宗朝时的李逢事件,将宗族问题摆上了台面。
      1075年正月,山东沂州(今山东省临沂市),平民朱唐告发前余姚县主薄、徐州人李逢密谋造反。提点刑狱王庭筠奉命前去调查,结果报告说李逢虽然有诽谤朝政的言论,却没有谋反的行为。皇帝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又派了权御史台推直官骞周辅到徐州去调查。夏历三月初,骞周辅上报了他的重大发现,结果与王庭筠说的大大不同。不但得到了李逢的供状,甚至还牵扯上了太祖的四世孙赵世居。调查的焦点自然也就转向了赵世居,知制诰沈括和同知谏院范百禄受命推勘李逢一案,查无‘异辞。案件被移交给开封府的一位推官。夏历三月初八,该推官会同宗正丞拘押了赵世居,并查封了他的家产。皇帝允许他自杀。他的孙免于死罪,但遭到监禁,他们名字的宗室排行字更是被取消,从皇家族谱除名。世居的兄弟、叔伯、侄都遭到降级处分(这个应该是所领的俸禄),妻、女儿、儿媳者被迫在禁寺出家为尼。
      此事件一出,让宗室哗然,大宋朝廷的无情铁腕让公爵王侯们悚然心惊。加之这些年人口增长、费用冗滥、血缘宗族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无服宗亲更是越发迷惘,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何方,有些甚至根本不管皇帝定下的婚娶对象不得农、商、夷的禁令,嫁给富裕闾里村夫的比比皆是,让宗正寺的官员伤透了脑筋。
      1102年夏历11月12日,蔡京上疏,洋洋洒洒一大篇,制定了各种宗室事务的解决之道,赵佶全盘接受。里面最核心的一条是在地方创设两处宗室集居住的计划,他计划通过赐予土地,重新巩固宗室组织,这两个居住区,蔡京称之为‘敦宗院。另外一条是科举入仕计划,这些宗室弟早已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猛然让他们翻书,简直比杀了他们还难受,后来的结果不难想象,要求并不苛刻的量试也极少有人考试通过。
      量试始于1069年,是特为宗室举行的考试,地位相当于特奏名的简化考试,那些即便通过了量试的少数宗室也都是所学不广,素质极差,不堪大用,难以为官治事。

第725章 哼哈二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