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32章 大蜀王又来了(十七)[2/2页]

极品吴掌柜 陶人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牍依然让大多数人动心了,这里面同样包括渐渐失去耐心的黄仙芝。
      黄仙芝听完那一番话马上叫好,很显然他也动了心,抢着要扶架子为鬼神写字。老船夫说他必须做扶乩人,只存心诚的人才能把鬼神请来。
      接着黄仙芝和老船夫用船上烧过饭的柴灰当沙,装在一个铜盆里;把发火的两相树枝架成一个丁字。黄仙芝和船夫扶着树枝两头在柴灰里胡乱画着。老船夫闭着眼,嘴巴不停地合动。树枝在柴灰上越画越快了。黄仙芝的手跟着树枝动。柴灰上画出了一个个的字: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杜老!杜老!我念着杜老,杜老果然来了!”老船夫拍着腿叫。“杜老晚年住菱州三年,成诗三百六十一首。瞿塘这一带一草一木尽入诗句。我知道杜老有请必到!”他对着柴灰说,“少陵先生,您老抱负奇伟,爱君优国,怀才不遇,憔悴奔走于羁旅之间。咱们命运相同。今天这一船人就要向您老请教。咱们困在这个滩上是凶是吉呢?”
      凶多吉少
      “咱们逃得过这一关吗”
      不可说
      “咱们会死吗?”
      不可说
      “死也好,活也好,咱们在此还要困多久呢?”
      十月十日
      “天呀!要困那么久!何时下雨呢?”
      没雨
      沙盘上的树枝停了。
      “杜老走了。杜甫是诗人。咱们再请一个兵家吧!咱们现在困在历史有名的雄关险滩上,只有兵家的话才可相信。”老船夫又闭着眼合动嘴巴。
      黄仙芝和他又扶着树枝在柴灰上画着画着。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孔明来了!我知道孔明英魂必在瞿塘一带,变州鱼腹浦就有孔明推演兵法的八阵图!”老船夫盯着柴灰上的“已”字。“诸葛公,您老一生英烈,一心要恢复中原,重整汉室。咱们一船人绕道到绵州去,也是因为忧国忧民,要为国家做点事情。现在咱们偏偏困在离八阵图不远的滩上。将来是凶是吉呢?”
      大吉
      “好!咱们不会困死在这儿吗?”
      不
      “好!咱们到得了绵州吗?”
      可到
      “咱们在这儿还要困多久呢?”
      一日
      “咱们如何才能从这个险滩上活过来呢?”
      吉人天相
      “何时下雨呢?”
      一日
      “诸葛公,到了绵州,这一船人一定全体步行到武候庙去上香!”
      沙盘上的树枝停了。
      老船夫放下树枝,望着柴灰里的“日”字发楞。过了好一阵他才醒过来。“咱们就困在古迹里呀!白帝城,八阵图,擂鼓台,孟良梯,铁锁关!这四面八方全是天下英雄奇才留下来的古迹呀!你们知道铁锁关吗?铁锁关有拦江锁七条,长两百多丈,历代帝王流寇就用那些铁索横断江口,锁住巴蜀。长江流了几千年了,这些东西还在这儿!咱们这个国家太老了!”
      “老先生,”黄妙灏插了一句:“现在不是陶醉在我们悠久历史里的时候呀!我们要从这个滩上逃生呀!”
      “我相信明天就会下雨了。一下雨水就涨起来了。”老船夫信誓旦旦的说道。
      “您真相信扶乩那一套吗?”黄仙芝兀自带着疑问,从头至尾他都是听老船夫在那里自言自语,明明是两个人在扶乩,为什么他自己却一点感应都没有呢。“是您自己用树枝画字吧?还是真的杜甫孔明在画呢?”
      “你们这些年轻人!”老船夫揪了一下他的胡子。“我这么一把年纪!还会骗你吗?”他顿了一下。“我真的相信天有感应。我来给你们讲一个孝子传上的故事吧。有个叫庾于舆的人,扶父亲灵柩过瞿塘。六月水涨,运灵枢的船不能走。庾子舆焚香求龙王退水。水果然退了。庚于舆扶父亲灵枢过瞿搪以后,水又涨了。”
      “这条船上哪一个是孝子?”
      没有一个人回答。
      吴永麟和这个世界相隔太远,现在这个身份的母亲远在东京,被官家扣在那里也是因为他,无论怎么算,他都称不上一个孝子;梁红英因为间接害死了父亲,她自觉的往后靠了靠;黄仙芝很早就失去了父亲,他想尽孝却有点来不及了;唯一一个沾点边的黄妙灏,这些年因为黄必忠的种种恶习,她看不下去,对他的态度忽冷忽热的,第一次那段不幸的婚姻,可以说是败他所赐,他信誓旦旦的向家里人保证黄妙灏会过得比任何人都要幸福,只可惜第一任丈夫似乎从怀在娘胎里的时候就染上了肺痨,刚嫁过去没多久,她便成了一个寡妇,婆家当她是个扫把星,直接将她一纸休书赶回了娘家,黄必忠甚至联合外人一直数落着她这个女儿,黄妙灏有时候觉得自己都不是他亲手的,唯一还能感到慰藉的,是那个充满人情味的家。
      天色暗下来的时候,远处的岸边传来一阵嘈杂的响声,人头攒动。
      感觉有救的船夫们一个个卖力的嘶哑着喉咙往远处吼叫,鼓声再次响了起来,里面甚至夹杂着筷子敲击铜盘的清脆声。
      “搁浅啦!救命呀!搁浅啦!救命呀!”一船人兴奋的朝远处喊叫。
      火把点亮之后,露出一个个油光的大秃瓢,众人由原来的兴奋变成了一脸的死灰色,几乎所有人敢断定,他们遇到大蜀王的僧兵了,这也是够冤家路窄的。
      就在僧兵们无可奈何张望一阵正准备离开的时候,也不知谁吼了一句:“成都知府吴檗在船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址:

第632章 大蜀王又来了(十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