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章 墙后[1/2页]

痴人笔记 诚如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古人云: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话说李仲明、祁咏春和两位异度尊者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一同穿越梵天玄梦秘道,从嘉禾来到了龙珠岛。他们首先抵达了岛东的幻花庵遗址,约定今晚子时再返回这里,之后就趁着夜色潜入将军墩,通过神道顶端的石翁仲,投射出伊藤等人盗墓的历史画面,又从古枫林、饮马池这两座有悖常理的墓门中取出剩余的赤骊珠,当然,只是若干应身珠和幻影珠。
      至此,关于石殿古墓的谜团,已解决了两个:
      其一,当初石翁仲的眼珠为何动了动?答案是为了记录盗墓者的行踪。
      其二,无稽之门内为何会有一股微风?因为除了这一偏门外,还有两处正门入口。
      现在,在开往龙珠镇部的途中,李仲明又提出了其他几个问题:石殿地宫的甬道入口,那两扇石门为何是半掩的?旁边那具浑身毒粉的干尸是什么人?为何身旁断了一柄长矛?
      车内,那俱罗尊者娓娓道来,李、祁二人洗耳恭听:
      “世人只知一统独大、专横独行,万事都要追求一个唯我独尊,却不知,这宇宙太极之道,本是一分为二,阴阳互补、来去互通,循环往复的啊!将军墩看似宋人的一座陵墓,实则隐藏了一段延续千年的恩怨故事……”
      原来,这将军墩建于两宋之交。公元1125年,金兵分两路南下,进攻北宋王朝,宋徽宗赵佶慌忙传位给钦宗赵桓,患得患失,举棋不定,终至首府沦陷。1126年,徽钦二宗被掠至五国城,后客死异乡,史称靖康之耻。1127年,康王赵构在河南商丘拥立为宋高宗,并于四年后定都西子湖畔的临安府,搭建起偏安一隅、苟延残喘的南宋王朝。
      为逃避战乱,大批赵宋皇眷和旧朝遗老纷纷拖家带口,一路南逃,有一部分就来到了万顷龙湖之中的龙珠岛,与当地土著混同而居,那春蕾小学的赵之凡校长,也是其中一脉。与这浩浩荡荡的逃难大军相对应,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也涌现出诸如岳武穆、韩良臣等一大批抗金名将,而祖籍龙珠的蔡公也是其中之一。
      蔡公名琼,字君玉,身材魁梧,臂力过人,少年时生性顽劣,浑如魔王转世,乡人皆畏。幸有父老以“周处除三害”的故事点化他,终于幡然醒悟,痛改前非,举义军北上抗金,屡立战功,人称“常胜将军”。后南宋与北方兴起的蒙古建立联盟,合力夹击,金兵势微,蔡公封刀挂剑,官至兵部侍郎。但因其性格耿直刚烈,不事权贵,频遭奸佞妄

第1章 墙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