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富国强兵:那照你这么说,富的同时又要强,可现在起步很穷,资源有限,又如何两者兼顾?想要将两者同时做好,到最后反可能两者因为资源有限,都无法做好。世上哪里真有这么两全其美的事,你这想法太过于理想化了,不好!
看着二人的聊天记录,赵良江深有触动,心道:可不是,这世上哪里有两全其美的好事。这次量子运算核心的研发,董事长就是太过追求完美,这才拖了又拖,用了一年才完成了这实验性的量子计算机核心。
按照他原本的打算,是要通过系统性的整合,不计细节上的极致,花上大半年时间将其研发出来。而且从性能上讲,也只比现在稍弱一点,没有本质的差距。
赵良江心中这么想了好一会儿,以至错过中间一段聊天记录,这会儿两人又天南海北地聊起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优劣来。
赵良江一看不由笑了起来,成长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董事长,竟然唱起了计划经济的赞歌。
公然声称:现在的计划经济之所以越发展越是僵硬,并不是计划经济本身的错,只是因为人类的科技和生产力不够高,不足以发挥计划经济的优势。就如同现代社会的制度,拿到奴隶社会中施行,注定是行不通的。
而那个富国强兵,则不空谈,以具体的事例,从国内倒国外,从苏俄到东欧,一一列举说明。只有灵活的市场经济,才能将大陆这冻僵的身躯慢慢温暖起来,变得灵活。
两人一时争执不下。
那富国强兵就诘问道:既然你说计划经济好,可又该如何实行呢?现实基础如此,‘先进的计划经济制度,根本无法适应当下生产力落后的现状。你所谓的好,又有什么用,根本只是纸上谈兵,一个空想。
男儿当自强道:怎么就不行了?当下的双轨制不就很好,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行,只要再稍微改一改,就能完美的兼容。
富国强兵:哦,真的?你不妨说说,我倒有兴趣听听你的见解。
这段话让赵良江隔着屏幕,感觉到网络的另一头,那个叫富国强兵的人,也许并不是一个老愤青,倒有可能是位智者,智者是不会固执己见。
男儿当自强:知道西方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周期性的金融危机不?
富国强兵:知道。
男儿当自强:这你都知道,够厉害的!你完全就不像是一个闭塞的大陆人,视野很广阔。
聊着,电脑前的赵贲忽然狐疑起来。
想到一种可能,不由试探地问道:你该不会是大陆的分管安全、反谍的情报收集人员,这会儿是想着给我下套,钓鱼执法吧?
富国强兵:不想说,就不要找借口,直接告诉我行了,可以理解。
男儿当自强:也没啥大不了的,不管你是不是那种人,我这点言论还够不上获罪的程度。
富国强兵:你这么想最好,该说说你的看法了。
男儿当自强:知道西汉的少府吗?它就像是西汉的水库,遇到雨水充沛时就不断蓄水,遇到灾荒四起时就放闸济困。大陆的计划经济,若保留一部分,就能起到水库调节的作用,避免西方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用一句通俗的话讲:繁荣时,民进国退;萧条时,民退国进。进退之间,将精华保留壮大,务实根基。
富国强兵:可市场体制下的国有企业,不也能起到这一蓄水池的作用。
男儿当自强:你确定,当经济危机来临时,市场体制下的国有企业,会不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只怕等政府救济都来不及,又怎会去兼并其它优质资源。
富国强兵:。。。。。。
一阵安静,电脑屏幕上又跳出富国强兵的疑问:那你认为,该怎么办?
男儿当自强:计划经济之所以在实践中僵硬而不灵活,只是因为信息交流不畅所引发的。
试想在封建时代,基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若只管理一府一省,只要官僚素养高,廉洁奉公,必然会政通人和。
可若管理一个数十行省的庞大帝国,即便官僚再怎么廉洁,再怎么能力高,也必然会因为快则一月慢则数月,才能将中央政令完全传递到地方的信息交流体制,而变得臃肿低效。
如此情况,如果某地发生叛乱,而地方政府又无法应对时,从中央政府得到讯息,再到派出精锐镇压,这中间花上半年时光都算高效的。
想要解决这种臃肿,除非把交通网络换成铁路,把交通工具换成机车,把通讯方式换成电报收发,否则很难管理好这么庞大的帝国。
富国强兵:可现在,想要更换交通方式、通讯方法,一点也不现实。
男儿当自强:那为何不反其道而行之。
第36章 网络聊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