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2.小娘娘误入昆仑山(一)[1/2页]

神女传:玄都篇 清酒红人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昆仑山,太虚峰下。
      连绵起伏的山脉似有万里,山间云雾缭绕,隐隐可见紫气东来。太虚峰乃昆仑山主脉之一,以通天之势耸立于此,山壁陡峭,仰望其间,宛若游走的巨龙。山顶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虽高耸入云,顶峰却不似寻常山脉那般覆着积雪,反倒是翠竹成荫,影影绰绰间,似披着蝉翼般的薄纱。
      山脚下,两个穿着白色道袍的少年徐徐走着。
      “二师兄,师父说不可随意下山,我们还是早些回去吧。”说话的少年看起来约莫十一二岁,他面色略显焦急,有些不安的环顾四周:“且如今天下尚不太平,万一出了什么事”
      另一个稍微大些的少年不甚在意的瞥了他一眼,嘴里叼着一根不知哪里摘来的野草,道:“师父去太渊峰论道了,这几日回不来的。”他见对方叨行了一路,不由得不耐烦道:“世暄,你若不想下山,还跟着我作甚?”
      名叫世暄的少年脸色微微一红,小声道:“路途略远,我”
      少年抿嘴,似是拿这个师弟无可奈何:“罢了,别再多话,今日市集热闹的很,我正寻思着给诸位师兄弟带些好东西。”他笑吟吟的半搂着世暄的肩,道:“且听闻今日太白峰的几位师兄下山办事,若有机遇,不定能讨教讨教。”
      张世暄闻言不禁哑然,想到师父为师兄取字“逸和”,不想其性子却反其道,心下叹了一口气,紧跟了上去。
      昆仑一脉历经千年,祖师为三清天尊,是以道教之首,主峰分为四脉:太虚,太白,太渊,太灵,另有分脉无数。山峦纵横交错,天地间灵气四溢。距昆仑山脚不过几十里地,便有一地曰“三清镇”,镇民虽不修习道家之术,但因生于灵气充沛之地,且护佑于昆仑山,比寻常百姓倒是要康健几分,时常与昆仑山换些物什生活,若子孙中有天生灵根之人,便送去昆仑山修习道法。
      而两个少年一脉,正是当今掌门首徒座下,二人皆称掌门一声“师祖”。
      正当二人悠悠行走之际,天空一声巨响,一道闪电倾身而过,直直的劈在眼前的大树上。树干顿成焦色,将二人惊了一惊,张世暄更是吓得呆愣在原地,道:“师兄,要不我们还是回去吧。”
      刘逸和虽也被惊了半晌,到底比他年长几分,且最是行事不羁之人,正欲开口之际,只见已显焦黑的树干后,一道白光一闪而过。他眉毛一挑,不待张世暄阻止,已闪身到了树干旁。
      只听他“咦”了一声,张世暄终于回过神来。
      只见树干一旁,一个白衣女童躺在地上,双眼紧闭,眉目却甚是清秀,且灵气稍有溢出,穿的却只是普通百姓的衣裳,刘逸和细细看去,女童虽年幼,腰间却别了一把细剑,未开锋刃,想是家中长辈寻来的玩耍之物。
      “师兄,这”
      “约莫是三清镇走失的女童,正巧顺路,便送回去罢。”昆仑山附近民风淳朴,百姓多不辨好恶,时常有幼童走失,被巡查弟子送还之事。
      忽然一阵剑气袭来,刘逸和一个闪身,右手从剑鞘拔出长剑,左右往剑身一抹,刚欲念道典,抬首见到来人,面上一愣,正是这半息的愣神,对方已将他的长剑击落在地。
      来人将剑收起,淡淡道:“我若是敌人,你如今已经重伤了。”
      刘逸和刚欲解释,来人却又道:“师父有令不得擅自下山,你不仅下山,还捎带师弟,自己去领罚。”停了停道:“双倍。”
      张世暄今日已经被惊了三次,见此不由泫然欲泣道:“大师兄,你可算来了。”
      胡云卿面色不改:“下次若再犯,连你一并罚。”少年立即缄口,却又忽然想起什么一般,道:“大师兄,我们捡到个女娃。”
      胡云卿闻言,眉头一皱:“可又是走失的幼童?”说罢顺着二人目光瞧去,见女童身上灵气,不由微惊,这灵气程度,远非凡人所有,想了想,道:“先带回太虚峰,谴个道童去三清镇寻一寻这女童的家人罢。”
      ————————————————
      昆仑山,太虚峰。
      莫桑悠悠转醒,有瞬间的失神。
      环顾四周,只见离床不远处立着一个紫檀架子,架子上竖着几鼎青花瓷器,正值春意还未散去,只插了一支玉兰,一旁摆着花梨百宝嵌笔筒的书案,并数十方宝砚,笔筒旁乃是一本帖,贴上乃道纹,字体如升初日,卷末衿有印。
      她浑身一个激灵,这是人界!
      “你醒了。”
      他这时才发现,屋中还有一个少年,跟自己年纪相仿,身穿白色道袍,见对方面有惊

2.小娘娘误入昆仑山(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