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四)瘫,一定不是假期里最难看的姿势[1/2页]

沐森读书 沐森小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1
      在这个黄金周假期,前四天里有461亿人次出游,到了第五天消费超过4600亿,你呀,为翻倍的节假日物价贡献了多少?朋友圈轮番滚动的摄影大赛,你又有参加么?
      我是哪儿都没去,待在家粘在被窝里,听着bes,也没什么兴趣看朋友圈观摩别人的旅行——颇有“出了门一分钟,都不算休假,休假就该好好待在家”的意味。
      连关于度假和玩乐,都不思进取。这怎么得了呀。
      可玩乐和休息,本身就是不思进取的,是要放空、放松。但现在,休假也成了一件需要努力,甚至引起攀比的事。
      在度假过程中同样追求高效的人甚至把出行计划做成了表格,下午两点要去逛景点步行街、两点喝网红店的下午茶、四点到沙滩晒日光浴······不想错过任何风景,也不想浪费分毫时间。
      有的仅仅身体来了还不够,进阶版地要求是“灵魂和身体同时上路”:出发前最好就读几本相关目的地的著作,了解其历史文化、风俗民情。
      连假期都能这样认真经营,让人敬佩。如果你是真的乐在其中、享受过程,而非追求日程的话。
      2
      现在流行的想法是:workhard,yharder——努力工作,更努力地玩。上班太辛苦了,更显得假期珍贵,宅着实在太浪费啦。但我也喜欢另一种完全相反的态度,一个朋友说,我的假期计划就是“浪费时间”呀。
      我喜欢他这种偶尔挥霍时间却无负罪感的样子。毕竟,人生不是所有时间都“有用”,有意义的。身体需要马杀鸡来放松,精神也是。
      真的没必要为了无所事事而沮丧。真正问题并不是什么都没干,而是已经好久没有“什么都不干,却心安理得”了。
      心安理得地虚度光阴,也是一种能力和特质。如果你不守护,就会失去。
      我也有过连吃饭、走路、等公车,都在听知识性的音频、记忆单词的日子。往往浅尝辄止、落下个印象。
      其实高中前的自己,在周末总会找个下午坐一圈公交车,不是为了抵达什么地方,只是想坐在车上发呆,外面的风景一闪而过,阳光很晃眼。那是我心里最平静的时刻。
      后来我总对自己十分苛责,却发现一点时间都不想浪费的结果就是失去平静,陷入更大的焦虑

(四)瘫,一定不是假期里最难看的姿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