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七)小朋友画廊:捐的不是一块钱,是希望[2/2页]

沐森读书 沐森小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而已,提到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很多人都会举例大城市与农村的差距,却从来没有人提及特殊教育受到的漠视。
      特教人才无人培养,特殊教育无利可图,接受特教的成本高,东莞的公立特殊学校启智学校,学生是否到校上课也无人问津,缺席较久可能一个电话就是问你还来吗?
      私立的特教机构靠几位家中有患儿的家长和有心人苦苦支撑,租用工业区旧厂房作上课地点,特教机构的存活根本无人问津,其中的苦衷,也的确身在其中才会明白。
      特殊教育的成本高昂,以至于较困难的家庭会直接放弃让孩子受教育的机会,九年义务教育办的红红火火卓有成效,那特教领域是不是也到了该被重视的时候了。
      需要接受特教的群体并不在少数,也许这帮真真切切需要受到社会关怀的人也应该通过法律被重视起来。
      与其说通过三三两两的偶尔关心去展现社会的博爱,不如踏踏实实推动立法保障这部分人的基本利益,减少特教系统参与者的孤独感和绝望感,让真正的弱势群体也幸福起来,这才是一个国家社会成熟的标志。
      5
      不否认短期喷薄的善意,但注意力能有多快地凝聚起来,就能多快地消散开去。
      当购买渠道关闭了,当一元钱购买的图片被其他新鲜事刷过去,这些自闭症患者怎么办?
      暖意应该被呵护,更应该被良好地收集与使用。如何让它们不仅在一场全民刷屏中短暂爆发,更成为常态化的涓涓细流?
      如果没有让人惊叹的精彩画作,应该怎样让特殊群体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所有的自闭症患者都会画画吗?
      99的自闭症患者都不会画画。
      把自闭症打造成天才,这很美好但不真实,让人觉得他们是天才,是奇迹,是只要努力就可以超越常人,甚至成为艺术家,然而现实却是他们就是“常人”的一部分,常人付出不了的努力他们通常也付出不了,这36幅画可能是从上万幅中挑出来的。
      我们仅仅援助会画画的人。对普通的患者是不是不太公平。小时候看情感读本,说自闭症是星星的孩子,我当时深信不疑,现在看到朋友圈都发自闭症儿童的画,仔细查找了一下,大部分患者是很普通的,生活很多都难以自理。
      需要有人每天陪护,希望以后的援助能让人们也看到更多孩子的艰难和不那么小清新的一面。关注的不仅仅是会会画画的那一小部分人还有更大的不能发声的大部分人。
      这是所有公益人必须需要思考的问题。
      6
      很多人提出质疑,这么多的善款的去向何处。
      也不能怪大家有这样的担心、毕竟令人心寒的事情太多了,虽然官方已经有说法会透明化资金流向、希望大家的善心不要被再次被伤害。
      腾讯公益作为一个大的公益机构,做到应该尽的责任,把人民群众捐的钱用到该用的地方,这样大家才会越来越善良,而不是屡屡捐钱而不见踪影,以至于最后让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冷漠。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就算是假的但是花一块钱就能让更多人关注到自闭症儿童,这里面的价值远远不止一块钱。

(七)小朋友画廊:捐的不是一块钱,是希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