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芷若如她所愿的进到书房伺候,因为这个书房并非刘基所用,只是为了让刘家大公子刘瑚念书,故而只是一个小院子,除了一个简单的书房之外,便是她这个伺候书房丫鬟的居所了。虽然周芷若不过一个二等的丫鬟,但好在这小书房本就是没有人愿意来的地方,所以周芷若居然成了这小书房的领头丫鬟。因为周芷若“识字”,所以整理书籍的事情也交给了她。
在旁人看来,这小书房无异于冷宫,大公子本就不喜这个地方,只是每日念书的时候被西席先生拘在书房里,压根没办法与小丫鬟们打闹。那些想飞上枝头变凤凰的丫鬟自然都不会来这里,所以周芷若被“发配”到这里倒是让那些小丫鬟称心不已。
不过对于周芷若来说,这小书房无疑是世外桃源。每日除了白天有刘瑚来念书之外,平时这个院子里都是没人。周芷若无论是要念书还是要习武,都是极方便的。而且周芷若每日一待刘瑚下学便锁了院门,只说是书房禁不起烛火。
那些丫鬟见周芷若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便也不再提起她。渐渐地,刘府的人似乎都忘了有周芷若的存在,除了刘基跟刘瑚。
刘基是什么人,一个号称“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主儿,虽说这有夸大成分,但是相人的功夫却还是一等一的。这周芷若他见过,沉稳且聪明。往好了说,这叫有城府;往坏了说,这叫心计太深。不过刘基倒是看出这周芷若没什么坏心,而且自己在检查儿子刘瑚功课的时候也来过这小书房,赫然发现这周芷若居然也在悄然念书。而且刘基还巧合之下看过周芷若练的字,虽无大气魄,但胜在清楚明了。连刘基都不得不陈赞一声“好漂亮的字”。
其实周芷若习的就是明朝颇为流行的馆阁体,因为明朝科举制度已经非常严格。因为“糊名誊录”,所以如果应试的士子写的字不清楚,很有可能就上蓝榜。就算没上蓝榜,被誊录的人看错了也是极为吃亏的事情。故而明朝的士子都很流行这种类似印刷体的楷书,被称为“馆阁体”。这笔馆阁体虽然是了无个性,但是要写得漂亮也绝不是一朝一夕可成的。
刘基倒是不介意自己家的丫鬟能读书写字,对于“诗书之家”来说,一个懂文墨的丫鬟是何等风流的雅事。只是刘基不介意,不表示其他人不介意,比如那个刘管事。
刘管事的女儿如愿以偿地到了大公子身边伺候,但是没想到这个丫鬟太急了,进去不到半年就因为勾引主家被赶了出来,连带着刘管事也被罚了钱。刘管事没有将这事怪罪到自己女儿头上,反而认为是周芷若的错。可怜这周芷若窝在书房里半年,大家都忘记了她,这刘管事还是不依不饶地记住了她。
“你这贱婢,居然滥用公子的纸张,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刘管事终于抓住周芷若在纸上练字的把柄,将她带到了夫人的房里,而刘基也刚好也在。
其实用一点纸根本不算什么,想刘管事这些人在采买上截下的银子那才叫一个多。只是这种事情若没人说倒也罢了,但是若有人说了,主家自然要追究。
“婢子只是用了公子弃而不用的废纸习字,并未偷盗。”周芷若不知道这时代禁止不禁止女孩子学习,但是这偷盗的罪名却是无论如何不能应承下来的。“两害相权取其轻”,周芷若很快便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刘夫人接过了刘管事递上的纸,看了几张,笑道:“你倒不愧是书房里当差的,这一笔字不遑多让,便是瑚儿也不及你。”
刘夫人并不蠢,她自然看得出来这刘管事是想借机排除异己。而刘夫人对刘管事的女儿居然胆敢勾引自己的儿子也是非常愤怒,自然不会给刘管事这个机会。“用了几张瑚儿不用的纸算不上什么事情,你这孩子的字不错,别荒废了。以后若是想习字,尽管去用好了。”
一旁的刘基并不出声,只是默默地看着。那周芷若的神色就没有慌张过,看来她也知道自己这次是为何被刘管事告发,而且周芷若并不讳言自己在练字,但是却将自己练字的纸咬定是刘瑚不用的。
“刘家本就是‘诗书传礼之家,并不机会小厮丫鬟习文。只是我刘家的书房绝不是泛泛之
5.书房。池中金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