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正月十五前几天,宋主任就一个劲儿地劝女儿正月半回家,若莹早与钟凯约好那天晚上去小竹看摆祭,如何肯答应,只是推说那天酒店忙,不肯回去。宋主任有些生气,说:“忙忙忙,总是说忙。别以为妈不知道啊,你是搞会务的,正月十五哪有那么多会啊?”
      若莹说:“怎么没有,你不也常说党就是会多吗?爸爸哪年的正月半休息过,还不是大会小会照常开。再说了,我们酒店还有些私人公司也会租了去开联欢会呢,就算是没有会,餐厅那边忙不过来,也要借了人手去帮忙的。跟你说了你也不懂。”
      宋主任被她闺女一顿抢白,也自没了辙,只好自己叹一声:儿大不由娘啊,挂了电话。
      其实正月半这天,酒店也好,钟凯的厂里也好,都早早地下了班,钟凯一下班就坐了车往玉阳赶,和若莹随便吃了点东西,就开了石头的车子,直往南开去。
      要到小竹村去就要过桥,三座桥都可通,钟凯选了最宽的玉阳桥。过了桥不久就出城了,钟凯不识路,需要若莹在一旁指引他。
      车子大约开出了四五公里的光景,一路上仍是人烟稠密,市井繁华,不过是高楼少了些,形态各异的小洋楼倒是多了起来。若莹指了路旁的那些小楼房说:“你不知道,这其实是一个村子,名字就叫大竹。这大竹和小竹,听说在古代的时候,还为了村名打过官司呢。”
      钟凯听她一说,来了兴致,问她:“怎么还要为村名打官司呢?”
      若莹道:“是一个民间的传说,倒是非常有趣。说是两个村子,都说自己的村子该叫大竹,对方的该叫小竹。为了这‘大‘小二字,两个村闹得不可开交,最后闹到县太爷的大堂上了。那时的玉阳区还叫玉阳县,有县官老爷,那天升堂就接了这个案子。小竹村的人就说自己村里的竹子长得又大又绿,远近闻名,应该叫大竹。大竹村的人却说是他们村的竹子大,两个村子的人竟然在公堂上吵了起来。县太爷见他们两家各自说各自村子的竹子大,就让他们回去背了村里最大的毛竹来比一比,谁家的竹子大,哪个村就叫大竹村。”
      钟凯就问:“那到底谁家的大呢?”
      若莹接着说:“两家回去了,第二天一早,小竹村的人就背了一根老大的毛竹来到公堂,县太爷一看,这毛竹真是大,从来没见过这么粗大的毛竹,就问大竹村的人:‘你村里的竹子呢?”大竹的人跪在地上说:‘青天大老爷,我们村的毛竹实在太大,我们没法背过来给您看,不过,我们倒是采了一张竹叶在这里,您看看就知道我们竹子有多大了。说着拿出一张叶子来。老爷看时,只见这张叶子足足有两尺多长,四寸多宽,吓得连连说:‘竹叶都这么长,可见竹子果真大得吓人。好,本老爷宣布,你村里叫大竹。
      小竹人一听,连忙说:‘老爷,错了,那个不是……
      老爷听小竹还要‘狡辩,生气地说:‘不是什么,本老爷说话还不能算数吗?大胆刁民,还不快给我滚出去,难道还要在这里等本老爷打你们板子吗?退堂!
      县太爷走了,这事儿也就定了,可小竹人就纳了闷儿了,这县太爷怎么连竹叶和箬叶都分不出来呢?”
      听到最后,钟凯禁不住哈哈地大笑起来,说:“这个县太爷一定是北方人,连竹子都没见过。哈哈哈!”
      

看摆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