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个图书馆,还是那个阅览室,还是那个靠窗的位子,只是座位上的人,换成了一个高高大大的小伙子。钟凯显得有些不安,眼面前虽然放了一本书,可他一个字都看不进去,支愣个脑袋,一会儿望望门口一会儿望望窗外,双腿不知道是因为无聊还是因为紧张,微微地抖动着。直到看见那个日思夜想的倩影,忽然出现在阅览室门口,他才激动地站了起来。
“若莹!”
“钟凯,你好。”若莹笑着打招呼,用手轻抚了一下长发,极力掩饰着心里的紧张。她今天穿了一件紫色一字领细马海毛线衫,挺直修长的卡其色长裤,外面披着深棕色大翻领双排扣及膝长款风衣,娇嫩得像春天里的花朵,把钟凯看得呆了半晌。
若莹脱下毛线手套放在桌上,笑看向对面的钟凯,说:“谢谢你的鱼皮豆。”
钟凯的脸微红:“你的出现,不会只是因为那两包鱼皮豆?”
若莹抿嘴一笑:“你猜呢?”
见钟凯瞪着眼不吭声,若莹接着说:“我们去外面走走好吗?”
钟凯奇怪地问:“不看书了?”旋即明白过来,兴高采烈地站起身来,“当然好,马上就走。”
两个人走上人民大街,一直往南,在步行街上又向西拐进一条小巷,若莹领着钟凯直走到一个小吃摊前站了下来。
“钟凯,你请我吃你们福建的小吃,我也请你尝尝玉阳县的小吃。你看,这个是这里最有特色的小吃之一,名叫‘灯盏”。
钟凯好奇地望向这个小吃摊,一个小小的炉灶,一个小油锅,锅台后一个中年妇女正把一个长柄的勺子,从烧着滚油的锅里拿出来。再一看,这个勺子长得也怪,不是一般半球形状,却是圆圆的一个平面。只见那个妇女行舀起一勺稀面粉浇在这个平面上,再用套了塑料手套的手往装了一大盆馅料的脸盆里,抓了一大把馅,轻轻放在上面,接着再在这堆馅上浇上一层稀面粉,立刻放到油锅里去,不一会,一个闪着金色光泽的平底尖顶的面饼,就在油锅里滚动起来。
若莹兴奋地轻声叫着:“你看你看,多漂亮啊。”
钟凯也觉得很有意思,笑着说:“是很漂亮。”
待到这面饼在油锅里炸到色泽金黄的时候,就被捞了上来,放在锅上的铁架子上,滴滴淌下油水来。
不一会儿,就有两三个一起出锅了,若莹等到它们在架子上滴够了油,就用盘子装了两个,两个人站在街口上吃起来。
若莹指着灶台上的瓶瓶罐罐说:“这是辣椒,这是甜面酱,这里还有醋,要什么口味自己往里加。”
钟凯边咬了一口边点点头,许是有点烫口,吃到嘴稀哩呼噜的,依稀可听见他说了声:“好吃。”
若莹笑着说:“好吃。你看做这个的那个平底小勺子,像不像过去人家家里用的油灯,所以当地人就把这个小面饼叫做‘灯盏或者‘灯盏盘子。”
若莹也轻轻咬下口去,被金黄的外皮裹着的馅料就露了出来,可以看见有红红的胡萝卜,白生生的白萝卜,爽口的咸菜,外酥里脆,咸香可口。
若莹忽然想起了什么,问钟凯:“那个鱼皮豆是哪里买的,我的一个同事尝了说很好吃,也想买。”
钟凯很快吃完了,又到架子上拿下一个来,小心翼翼地吃起来,一边心不在焉地回答:“自己家里做的,要多少随便拿。”
&nbs
玉阳的小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