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两百零七章 第一步607[2/2页]

上帝使用手册 小生慕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只是反感角色,只是厌恶脑子里的扭曲,这一切仅仅是个人喜好。
      将斩杀当作真实,将轻松自然的生活状态当作人类必须拥有的生活状态,这依旧只是虚假。
      既然世界都是虚假,既然一切都是泡影,既然所有都是空,那么想要怎样都没有问题。
      不见得必须向向善,也不见得必须放下执着,可以努力可以偏执可以为了金钱奋斗终身,反正是虚假,根本无所谓。
      各大门派的理念,最根本的自相矛盾在这里。
      一方面说着世界的不真实性,让我们放下执着。
      而另一方面,却又强迫我们做些什么,如做好事做善事,如不做好人会被惩罚之类的。
      那么,这个世界都不真实,所谓的“恶果”又有什么值得害怕呢?
      反正都不是我,反正都不真实,反正梦醒时候什么都不会存在。
      没有道理仅仅站在善良这边,用“人生像一场梦”来劝导我放下执着,说什么梦醒之后什么努力什么执着都会消失。
      那么,既然都会消失,我去杀人也不会影响什么,我陷入灾难也不会影响什么,我去执着我去纠结焦虑,反正梦醒什么都没有。
      都是扯淡,哪怕再有道理的话语,本身是虚假。
      这个世界不真实,“那角色应该怎样做”,这根本不是问题的关键,这依旧只是恐惧站在背后的废物问题。
      我不关心袁长这个角色,不真实然后扔掉,是这样。
      轻松自然的生活方式很好?
      焦虑纠结,然后牢牢抓住努力一直奋斗,想要成为人人,想要将别人踩在脚下的生活方式更好?
      只是个人喜好而已。
      那些想要劝阻别人努力的大师,那些认定人生必须怎样度过的大师,都只是扯淡。
      其一,根本无法确定别人是真人。
      其二,这仅仅是个人喜好,那些所谓的大师已经将这些理论当作角色属性。
      也许有真的大师,那种触碰真实的大师,会写书会去教导弟子之类的。
      但不管是什么话语,说得越多越矛盾,任何喻都有微妙的误导性。
      并且,跟谁讲这些话,是一个关键。
      每个人抓住的东西不一样,在别人询问的那个时机那个场合,大师说这一番话只是为了毁掉别人的角色属性。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用,甚至,有时候会显得某些喻莫名其妙。
      最关键的在于,根本不需要老师。
      学习知识需要老师,学习技能需要老师,而斩杀只是为了扔掉知识,扔掉角色属性,自杀需要狗屁老师。
      或者说,老师唯一的作用,是告诉我抑郁不是病,告诉我必然会经历地狱火焰般的灼烧。
      不需要去寻找平衡,也不需要对恐惧进行安抚,这样一路毁灭过去。
      斩杀是一种毁灭,是摧毁所有,怎么可能在“大家都这样”之间找到所谓的平衡点。
      要么斩杀,要么没有。
      终究只是角色层面打转,终究只是个人喜好。
      像喜欢吃辣椒的人容易火,喜欢斩杀的人容易把自己弄死,仅此而已。
      角色与角色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不同,那些所谓的性格经历外貌等等,都只是画面元素为了显得真实而营造出来的误导。

第一千两百零七章 第一步607[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