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七回(下)[2/2页]

铁骨晋风流 兔老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你陶爷爷,漏网之鱼还敢前来送死,还不快快缴械投降!”陶侃说罢举手一扬,密林中箭矢齐发,杜弘军顿时伤亡惨重。
      见陶侃做好了准备,杜弘自知凶多吉少,立即下定了决心,毫不犹豫的带着亲兵逃跑了。陶侃见状拔剑一指,密林里山坡上一时伏兵齐发,呐喊之声响彻山林。
      贼兵眼看中了埋伏,主将又临阵脱逃,一时大乱,四散而逃。陶侃率军追杀出数十里,俘敌毙敌数以千计,敌军副将刘沈葬身乱军之中,只有杜弘带着近千人不见了踪影。
      不久之后杜弘逃出了广州,他走投无路,厚着脸皮去投靠王敦。听完杜弘对陶侃的抱怨,王敦竟然收留了杜弘,从此杜弘脱掉了贼皮,成为了王敦的部下。
      杜弘惨败、刘沈战死的消息很快传到郁林,王机立马像没了魂似的,瘫坐在地再无精神。此后几日王机只是借酒浇愁,毫无作为,坐等陶侃来攻。
      陶侃现在反倒不急了,有条不紊的征集起郡县兵,并以自己本部为骨干打乱重编,迅速扩大了兵力。陶侃又散尽家财,开仓放粮,抚恤孤老,特别关照了那些战乱中失去亲人的家庭,到处收敛尸骨,连战死的敌军也不例外。
      短短旬月之间,陶侃不但兵力大增,声望更似火苗般“蹭蹭”的往上窜。“陶青天”的美名在受到接济的百姓中迅速传播开来,一时间远近归心,交口称赞。
      两个月后,又一季稻米成熟,收割完毕后,陶侃这才把征讨王机提上日程。
      王机已如冢中枯骨,陶侃懒得亲自去,只派部将许高领大军前去。王机自己没有战心,部下更军心涣散,刚一交锋便四散而逃。王机带着两个儿子逃了出来,不久就病死了。
      王机死后,残部四处躲藏,不时扰乱地方。诸将纷纷向陶侃请战,请求追击,陶侃听后却哈哈大笑,对诸将说道,“今非昔比,我的威名已经响彻岭南,叛将不过一些小鱼小虾而已,只要一纸檄文传遍各郡县,谁敢不应命归顺?何须动用兵马?”
      于是陶侃写好檄文发往各郡县,果然纷纷响应,各守令或亲自前来表示归顺,或派质子前来表示效忠。然后各郡县开始不遗余力的追缴叛军残部,不久之后,当初迎王机入广州的温邵也被抓来,陶侃砍了他的脑袋传首京师,广州彻底安定下来。
      陶侃上表请功,诏书下来,封他为柴桑侯,食邑四千户,进号征南将军,并加都督交州诸军事,乐的陶侃合不拢嘴。如今的陶侃再无当初的窘态,踌躇满志,开始在广州刺史任上励精图治,久经战乱的岭南大地,由此得到了极大地恢复。
      稳定广州之后,陶侃又派部将高宝讨伐梁硕,很快平定了交州,自此之后数十年间,岭南再无战事。陶侃在岭南治理数年,不介入朝廷内部纷争,安安心心保得一方平安,岭南荒远之地,渐渐显出桃源之盛。
      《晋书王机传》:“郭讷遣参军葛幽追之(指王机),及于庐陵,机叱幽曰:“何以敢来?欲取死邪?”幽不敢逼而归。”

第十七回(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