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眼看众心不稳,陶侃多么希望皇甫方回能回来,借着他的人气和名望,定能使很多人回心转意。但皇甫方回来不了,而且永远都不会来了,念及此,陶侃眼眶微红,鼻子发酸。
皇甫方回返回荆州后,刺史王廙很快派人来联系,招他过来见面。皇甫方回是什么人物?以他的风骨和脾气,根本不把王廙放在眼里,理都不理。
好巧不巧,皇甫方回拒绝的消息传来时,王廙刚刚惨败,威名受损,正在气头上。想到皇甫方回和陶侃关系亲密,王廙妒火中烧,直接派人把他杀了,妄图借此立威。
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荆州人士本来就不待见王廙,现在直接成了仇敌。王廙在荆州再也待不下去了,王敦这才把他换掉,而后又花了好大力气,把自己弄成荆州牧。王敦也不想如此,当前自己实力不足,本该低调一些,但他无法放弃荆州,实在没的选。
皇甫方回遇害的噩耗传来后,陶侃着实难受了一阵子,与琅琊王氏彻底结下了梁子。
此时忆起皇甫方回,陶侃突然有了一丝归隐的冲动,宦海沉浮实在累心,他有些撑不住了。陶侃一时陷入回忆中,出仕以来的艰辛历历在目,走到今日十分不易。
遥想三十多年前,陶侃还在寻阳县作小吏,俸禄微薄,生活清贫,与母亲湛氏一起相依为命。那年冬天大雪突降,正巧孝廉范达顺路拜访,为雪所困,被迫住下。
对当时的陶侃来说,范达可算贵人,怎奈陶侃家境贫寒,窘迫难以厚待。湛氏见状,将自己床下铺着的茅草抱出来,给范达喂马;又背着众人,剪了头发卖给邻居,换来美酒佳肴。雪停之后,范达辞别,陶侃远送百里。范达感念陶侃厚遇之情,将他推荐给太守,他这才渐渐发迹。
想起去世多年的母亲,陶侃顿时哭成了泪人,口中喃喃道,“今日之困,远不及往年艰辛。若就此退缩,九泉之下,有何颜面复见慈母?!”说罢陶侃狠咬嘴唇,收住眼泪,强迫自己振作起来。
“慈母在上,儿定然要混出个名堂。”陶侃拜倒在地,遥祭亡妣。
接下来的三天里,离开的人络绎不绝,陶侃一律厚礼相送,虽微末小校,亦亲送至营门。众人感其恩情,不但走的人越来越少,还有人半路折回,陶侃再次笑脸相迎。
三天过后,军心稳若磐石,陶侃的兵马虽只剩下三四千,却人人甘愿效死力。眼看时机成熟,陶侃领兵开拔,沿着湘江逆流而上,直奔广州而去。
第十六回(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