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六回(上)[2/2页]

铁骨晋风流 兔老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访也不至于被女儿束住手脚。有陶侃、周访两人在,王敦轻易又不敢动陶瞻,因此威胁的效果大打折扣。
      其实陶侃仍心存侥幸:在他看来,王敦若能助他得到湘州,尽释前嫌未尝不可。有了这点心思,陶侃将儿子当做了筹码,用来向王敦示好,希望换来湘州刺史之位。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诏书下来后,陶侃被派到广州接任刺史,那可是岭南烟瘴之地,历来是发配流放的地方,这与贬黜有什么区别?先前算计都化为泡影,陶侃仿佛挨了一记重拳,嘴都气歪了,可谓坑了儿子又丢官。
      陶侃郁闷了好几天,才渐渐缓过劲来,甘卓恰在此时过来接任。
      带着沉闷的笑容,陶侃不情愿的与甘卓交接,连句多余的寒暄都没有。甘卓一脸的歉意,机不择时的安慰陶侃,反弄得陶侃更加腻烦,苦痛无比。
      好容易交接完毕,陶侃带着哀伤离开临湘城,前往城外自己的营寨。刚入营寨,都尉杨举就迎了上来,陶侃看了他一眼,问道,“出发的准备怎么样了?”
      杨举恭敬的说道,“请将军放心,一切顺利。只是……咱们真的要去岭南了吗?”
      见杨举神神秘秘的,陶侃有些疑惑,觉得他似乎话里有话。于是陶侃反问道,“各军不都知道了吗?朝廷诏命如此,我有什么选择?怎么了,你有什么顾虑吗?”
      杨举闻言有些局促,低头说道,“父母在,不远游。岭南偏远,此去不知何时能回。家母年高,实在不忍远离,近日倍感煎熬,特来向将军辞行,还望见谅!”杨举说完,带着歉意深施一礼。
      陶侃身子一僵,眼窝带着眉头聚拢在一起,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无奈。
      微微一想,陶侃断定杨举的话半真半假,家母年高什么的不过是托词,不想去岭南才是真的吧!再深入一想,陶侃意识到,有这种想法的人当不在少数,毕竟他自己都不想去。
      陶侃伸手拍了拍杨举的肩膀,说道,“你的情况我能理解,跟随我这么多年,我不会为难你。你也别太急着走,马上就要召开军议了,你再来参加一下,可好?”
      听陶侃的意思,似乎有答应的趋势,杨举赶紧点头应允,忙不迭的说好话。陶侃则苦笑着应酬,同时吩咐人去召集众文武,一起来召开军议。

第十六回(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