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33章 诱惑力[2/2页]

重生之风起南洋 葡萄无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土耳其人很坚决的拒绝了意大利的无理要求,被土耳其打了脸,意大利人如何会善罢甘休,他们可是很要面子的。
      领土要求被拒,恼羞成怒之下,意大利王国开始了军事准备工作,磨刀霍霍的准备发动大规模的军事入侵,战争的阴云笼罩在奥斯曼帝国的头顶上。
      身处这个时代的奥斯曼帝国,成为欧洲列强的一块大肥肉,饱受凌迟割裂之苦。
      英国拿去了埃及和西奈半岛,法国抢走了突尼斯地区,在沙俄帝国的怂恿下,1908年保加利亚地区独立,脱离了奥斯曼帝国统治。
      还有塞尔维亚、波斯尼亚、黑山和希腊地区纷纷脱离奥斯曼帝国的掌控,后面都有欧洲列强的身影。
      此时的奥斯曼帝国仿佛坐在火山口上一般,这不是一个火山口,而是几十个火山口,处于顾此失彼的状态,按下葫芦浮起瓢。
      自1908年初以来,备受欧洲列强屈辱的奥斯曼帝国内部,爆发了青年土耳其党人革命,奥斯曼帝国苏丹阿普杜勒·哈米德二世感到大势已去,被迫宣布恢复宪法,重开国会。
      革命取得的初步胜利给人民带来了很大希望。但是,青年土耳其党人认为革命目的已经达到,满足于政府“监督者”的地位。苏丹及其政府安然无恙,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青年土耳其党人在革命后制定的纲领,只提出捍卫君主立宪政体,扩大奥斯曼帝国国会权力、限制苏丹特权、全体国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等政治要求,对发展商业、工业、农业方面,提不出切实可行的纲领。
      在1908年10月初,奥匈帝国悍然宣布兼并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两州,进一步动摇了青年土耳其党人的威望。
      此后,奥斯曼帝国无法阻止保加利亚地区的独立,更是让国内尖锐对立的民族问题凸显。
      国内反对势力活动越加猖狂,萨巴赫丁的自由党和同盟结成反对统一进步协会的政治联盟,导致1909年4月13日的反革命事件,是奥斯曼守旧势力的全面反扑。
      1909年4月13日凌晨效忠于苏丹的首都第一军团的部分士兵发动叛乱。他们向奥斯曼帝国国会所在地圣索非亚广场集中,沿途有不少宗教学者和学生加入。
      叛乱者要求驱逐议长,取缔统一进步协会。苏丹阿普杜勒·哈米德二世立即满足叛乱者的要求,撤换首相,并责令各省总督保护教法。
      萨洛尼卡的统一进步协会,立即组成由马赫穆德·塞夫凯特帕夏统率的“行动军”。
      “行动军”于1909年4月23日抵达伊斯坦布尔,三日后控制了全城,叛乱失败。
      4月27日,青年土耳其党人通过奥斯曼帝国国会废黜素丹,另立默罕默德五世为苏丹。
      废黜标志着1908~1909年土耳其革命的结束。从此,青年土耳其党人开始执政,并实行专制和集权政策,致使革命半途而废。
      这一切,仅仅是表面上的平静,也仅仅暴露了奥斯曼帝国冰山一角的矛盾,处于深重危机下的腐朽帝国贪污腐败横行,旧有的矛盾重重。
      在这种情况下,前有欧洲伪强意大利的勒索,后有新兴世界强国大洋帝国的威胁利诱,奥斯曼帝国的青年土耳其党人如何抉择?
      意大利要求的是地中海沿岸北非的利比亚,这是一片非洲富饶繁盛之地,相比较大洋帝国要求的也门和沙特地区漫天的黄沙和贫瘠土地更加富饶,关键在于大洋帝国愿意出钱买。
      这一点,让奥斯曼帝国统治者感到脸上有面子。
      我嘞个去……真的让人泪流满面。
      这么多年来欧洲列强只有强抢硬夺,谁会拿钱来买?
      而且,大洋帝国皇帝陛下还提出了一个诱人的条件;
      如果能够付出相应代价,大洋帝国可以支持奥斯曼帝国击退意大利王国的无理侵略,保持叙利亚地区的领土完整。
      简直太有诱惑力了。
      病急乱投医的奥斯曼帝国,这个时候也无法衡量是否引狼入室,火上房的着急呀!
      现在是前门进了狼,后门迎虎的生死危亡情况,两害相权取其轻,面对这种极其艰难的困境,奥斯曼帝国必须做出自己的决断,安抚一个贪婪的列强,迎战一个虚伪的列强,此乃题中之义。

第333章 诱惑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