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八章 调研(上)[2/2页]

那棵开花的树 大白有点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毕竟涉及到国家富强大事,身为普通人也会有一种身在其中的荣耀。
      “如果刚果金的面貌能改观,整个非洲乃至一带一路沿途的各个国家,都将有显著地发展。这将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政府代表刘先生说,“正所谓中国强,则一带一路有希望;如果一带一路能持续,则非洲有希望。”
      “刘先生总结的精辟,是这样的。”方总笑着点头说,“很多变化已经悄悄发生了,我们公司刚过来的时候,刚果金的员工要求每日付薪,钱拿到立即花光。在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当地员工逐渐接受了周薪制,现在终于接受了月薪。以前没有人愿意加班,而现在,每日工作12小时轮换制下,还有员工愿意加班工作。周末或节假日也愿意享受高薪。制度的变革,让部分员工逐渐有了积蓄的概念,个人意识已经在加强。”
      “这真是一个可喜的变化。”政府代表刘先生。
      “刚果人的黑人变化是明显的,但进步还不够的。”陈子昂说,“毕竟,时间还短。如果现有企业能持续运营10—20年,员工的变化才会更加深刻。我们期待一个稳定的刚果金,期待一个发展的刚果金,而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几乎所有的生活用品都要从国内运来,包括卫生纸、饮水机、桌椅床铺之类的。”
      企业代表说张先生说,“如果一切基础设施建设都依靠进口,那成本就高了。”
      “刚果金缺乏轻工业,根子是资源和重工业。这个国家没有水泥,没有焦炭,没有钢材,成本自然就跟着上去了。”陈子昂说,“比如湿法冶炼需要硫酸,在中国,硫酸的价格只需要每吨50美元左右,而刚果金的硫酸不足,市场价需要200多美元。焦炭,中国价格300美元上下,运到刚果金的成本高达680美元,从津巴布韦进口则便宜一点,也要500多美元。”
      张先生听着连连点头。
      矿场距离办公区并没有多远,步行大约只有十分钟左右。
      “这就是我们公司的矿场了。”方总踩到一个小土堆上,用手指着不远处的场地说到。眼前是一片巨大的露天场地,在我看来,除了大小略有区别外,与盖楼挖的地基并无什么本质的不同。
      “这边的矿床浅的简直不可思议!”张先生向矿场附近走去,惊喜连连地说,“真是唾手可得的财富。”
      “矿产方面,卢本巴希到赞比亚一带正好有一个非常大的铜钴矿床带。矿脉的走向犹如一只月光宝盒斜斜插进地里,嗯!具体点来说,这个宝盒大约有五百多公里长。其中在刚果金这里是宝盒的顶部,所以矿床大多数在地表,露天矿到处可见。”陈子昂说,“到赞比亚那里则要深入地下了,开采成本大大地增高。在刚果金,很多当地人会轻易从地表采到铜钴含量超过百分之三十的矿石!当地由此形成了一个奇特的‘手抓矿行业。”
      ------题外话------
      感谢各位的收藏!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第八十八章 调研(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