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80章 腊月攻势,战争打响[1/2页]

民国第一军阀 落雨流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年冬季,红色毛熊将七百万大军,分布在伏尔加河两岸和西伯利亚地区,前者大约有六百多万,并在后方的伏尔加河形成防线。
      红色毛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其主要防线是依托伏尔加河建立起来的。而在伏尔加河以东,则布置了两百万军队,另外四百万则在伏尔加河以西。伏尔加河以东的部队一旦作战失利,就将撤往伏尔加河以西,然后靠伏尔加河作为屏障进行防御。
      剩下一百万部队,则分布在西伯利亚,并在乌拉尔山脉形成防线,一旦作战失利则退入乌拉尔山脉。
      红色毛熊的国防思想显然比较落后,首先没有战略预备役部队,基本上大部分军队都集中到了前线。
      而这种防御理念,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余。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的就是堑壕战。所以苏军在边境线上,挖出了大量的堑壕,还搞出了不少地下工事。
      但这种思想,在中国装甲师面前,已经是非常落后的了。
      中华民国方面,六百万大军,则集中于乌拉尔山脉以南。在政治欺骗方面,中华民国显然做得并不好。
      红色毛熊已经察觉到了中华民国可能要进攻俄国,并进行了战争动员。
      不过政治欺骗并不是那么好做的,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毕竟这么多的军队集结在边境上,红色毛熊难道是瞎子不成?
      二战中德国之所以能对红色毛熊进行政治欺骗,那是因为红色毛熊自大的认为自己很强大,以德国的弹丸之地,进攻他们简直就是脑子进水。所以斯大林尽管都已经收到了间谍窃取到的进攻时间,却认为是假消息。
      而面对中华民国则不同,中华民国是一个大国。不论是人口还是工业,或是军事装备方面都比红色毛熊要强大。
      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红色毛熊杯弓蛇影,进入空前紧张的状态。
      所以政治欺骗是很难达成的目标,因此中华民国只能选择在进攻时间上进行欺骗。
      辛酉年,农历十二月。
      这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候,西伯利亚寒风刮个不停,在西伯利亚,最低温度甚至达到了零下三四十度。
      当然,那是个别地区。普遍则是有零下二三十度。
      不过在西伯利亚以西,因为没有寒风的肆虐,所以温度明显高出不少。普遍温度在零下十几度样子。而在高加索地区,则只有零下五六度,比同纬度的中国地区的气温要高。
      最高统帅部决定。在腊月对俄国展开进攻。
      虽然气候较冷,但士兵都有冬衣。
      农历十二月中旬,江渝将最高统帅部秘密转移至中亚行政区。
      江渝集中各高级指挥官,当众宣布了任命。
      杨洪飞,就任a方面军总司令。李守镜,就任b方面军总司令。
      a方面军与b方面军,各有三百万兵力。
      “我们此次作战,是以消灭伏尔加河以东两百万苏军为主要目的。而我们的主要战略目的,就是尽可能的歼灭苏军的有生力量。其中,a方面军从奥伦堡以钳形攻势向西进攻。歼灭沿途苏军。b方面军从伏尔加河下游向北发动钳形攻势。”
      “最后,两个方面军之间又形成一个巨大的钳形。”
      “报告大帅,空军能有什么力度的支援?”杨洪飞问道。江渝回答道:“六千架以上的运输机。三千架战略轰炸机,以及六千架以上的战术轰炸机。够了吗?”
      “够……够了。”杨洪飞和李守镜二人都目瞪口呆,这样规模的空军如果还不够的话,那就是饭桶了。
      两人不知道的是,随着作战计划的修改。空军规模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充。战略轰炸机就达到三千架了。而战术轰炸机,计划生产到八千架。而运输机。则将把民用的都抽调到前线运输物资。
      俄国的道路状况太烂了,如果全靠汽车的话,完全就无法保障装甲师的后勤供应,因此必须要有大量的运输机。
      这些年中华民国一直都在不断的制造运输机,并将运输机应用到民用运输上,以降低军费成本。
      而战争爆发后,中华民国就能迅速的把运输机投入到作战当中。
      因此运输机数量是很宽裕的,六千架还是能轻松的调集。
      ……
      杨洪飞和李守镜两人在会议结束后,立即带着作战计划返回到方面军指挥部,并集中各集团军司令,宣读了作战计划。
      在一番的策划之后,两大方面军向最高统帅部提高了详细的作战计划,江渝和蒋方震等看过作战计划后,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于是就批准了。
      战争,已经到来。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离寅月还有七天。
      a方面军已经集结在了奥伦堡边境线上,组成了一个狭长的进攻阵型。b方面军也集结在了伏尔加河下游,同样形成了一个狭长的进攻阵型。
      两大方面军,已经对伏尔加河东岸的两百万苏军形成了南北夹击的一个巨大钳形。而两大方面军,各自又形成一个钳形。
      这天凌晨,天色还未亮。
      中华民国中亚行政区机场一阵阵轰鸣,一架架飞机从跑道飞上天空,朝着俄国领土上空飞去。
      当天空泛起一丝鱼肚白的时候,苏军士兵大部分依旧还未起床,都还在军营中呼呼大睡。
      就在这时,刺耳的防空警报突然响了起来。
      只听见防空警报的声音,夹杂着天空中低沉的发动机轰鸣声,接着炸弹就从头顶上丢了下来。
      第一波空袭,中华民国空军出动了战略轰炸机两千三百架,战术轰炸机五千架,对苏军的空袭一波接着一波。
      伏尔加河东岸的苏军被炸蒙了。
      伏尔加河两岸的45个苏军机场全部遭到轰炸,当炸弹丢下去时,几乎没有什么苏军飞机升空。
      苏军完全想不到。中华民国会在这个时候发动战争。
      要知道,中国人的春节就要到了。
      大量的飞机还未起飞就被炸成了一堆燃烧的木头,苏军从罗斯柴尔德财团手上获得的八千多架木构飞机在首波空袭中就被摧毁了三分之二。
      这使中华民国轻松的获得了制空权,制空权也意味着接下来的闪电战具备了施展的可能性。
      同时,苏军各级指挥中心、交通枢纽都遭到了轰炸。另外,苏军的炮兵部队也作为战术目标被重点光顾。
      几乎在差不多的时间段内,苏军各部队的重要单位,大多遭到了轰炸,到处都陷入了一片火海。
      而在伏尔加河对岸的苏军指挥枢纽,同样也遭到了轰炸。
      但凡被标注了有无线电台的地方。都在战争发动前,被列入了轰炸目标。中华民国的电子定位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轰炸开始后。第一次采用了航空无线电干扰技术,使苏军的无线电联络几近陷入瘫痪状态。
      战略轰炸机部队,对伏尔加河以西的苏军交通枢纽也进行了打击,这些交通枢纽上必然有仓库。
      因为那里是军用物资中转地,肯定是要有仓库的。
      而炸掉了这些仓库。也就意味着苏军将很那获得什么补给,一旦被中华民国陆军包围的话,那么其结果就是很快就会弹尽粮绝。
      在雷霆般的猛烈轰炸当中,苏军被炸蒙了。整个指挥体系一片混乱,这使苏军陷入了休克状态。
      当时钟走到早晨六点整。
      中华民国两大方面军的炮兵阵地万炮齐鸣,大量自走炮、牵引火炮向苏军阵地疯狂的倾泻着炮火。
      霎那间。被炮击的苏军阵地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在猛烈的轰炸中,那些苏军士兵甚至看不清一百米外的目标。
      火炮硬生生在平原上犁出了一条通道。
      奥伦堡一带的苏军阵地。躲在堑壕里的苏军士兵从未见过如此猛烈的炮火。
      炮击开始向苏军阵地后方延伸,以阻击苏军的援助部队。
      “野战军第一装甲师,前进!”随着一声令下,一个个战车营形成正三角形突破阵型,向苏军的阵地碾压了过去。
      在这些战车之间。竟然还跟着不少架桥车。
      “上来了

第080章 腊月攻势,战争打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