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27章 点燃非洲战火[2/2页]

民国第一军阀 落雨流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口,是美国的四倍多。版图面积是美国的倍。
      不过相比之下,中华民国的精华版图面积,相比美国来说,只是比美国多一些而已。
      因为中华民国的版图,很多是在寒带地区,而且还是最冷的西伯利亚,美洲因为没有西伯利亚冷风,所以更寒带地区暖和许多。
      另外青藏高原、西北戈壁滩、沙漠,这些地方版图看上去尽管大,但并不适合居住、发展。
      不过相比美国来说,并没有什么劣势,甚至有极大优势。
      因为版图那么大,农业资源已不是那么重要的程度了,因为本国农业资源已经满足了。而居住的地方更是不缺。
      在工业时代拼的是什么?
      资源啊!
      版图大,说明资源丰富。
      就算是寒带不那么适合居住,但是并非不能住人,最冷的勘察加半岛都有人居住呢!因此矿产是可以开采的。
      加上中华民国在印度、澳大利亚、中东、非洲、南美、加拿大都有资源可以获取,因此资源是比美国丰富得多的。
      石油资源更是完爆美国了。
      在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富裕与否就看资源了,特别是能源,能源是先进生产力的基础动力。
      由于军事上的发展,市场的占领。
      此时的中华民国已经从被盘剥,变成了盘剥外部。
      欧美不仅失去了盘剥中国的机会。原先他们盘剥的殖民地也被中华民国攫取了很多,此消彼长之下,差距就这样缩小了。
      加上中华民国的人口实在太大了,接近五亿的人口,就算是人均工业规模不如美国,国民产值也把美国给爆了。
      不如美国的人均工业规模,主要还是钢铁产量方面。
      但在其他生产领域。很多人均工业规模,甚至比美国还要高。就如石油产业,这一年中国的石油产量已经把美国的石油产量甩开好几条街了。
      从国力上来说,中华民国的国力,已经不比美国差了。
      只不过中华民国此时并不打算发动全面战争,因为现在没那个必要啊!
      因为内部没有矛盾啊!
      战争主要原因。还是转移内部矛盾。
      再加上中华民国的民生还不如欧美,现在发动全面战争,那步子就迈太大了,那不是扯到蛋了吗?
      毕竟,国内要建设的东西还是那么多。
      如果跑去打仗了,那么谁来建设呢?
      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起来,战后一边要建设。一便又要控制世界,那根本就忙不过来。
      如果现在把基础设施建设好了,把民生发展上去。把所有准备工作都做好,到时候市场饱和了,老百姓已经没什么可消费的了,但是产能又过剩,那时候就可以打全面战争了。
      现在发动的战争,也仅是局部战争。为的也只是争夺一些局部利益。
      中华民国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也在欧美掀起了一股中国威胁论的热潮。
      英美等国家,一定程度上是全国强盗,特别是英国。
      作为一个强盗国家,欺压其他民族国家生存的国家,最怕反抗,因为他们心虚。因此今天是xx威胁论,明天又是中国威胁论。
      作为一个全国都是强盗的国家,这些威胁论自然有极大的市场了。
      一些欧美白人,甚至呼吁两大阵营停止战争。以统一对抗崛起的中华民国,以免威胁到他们的西方文明体系。
      这样的呼声,还是有一定市场的。
      但是两大阵营是不可能接受停战的,他们停战对付中国,中国说不定会选一个往死里打。
      中国如果铁了心要打欧洲,美国也只能干瞪眼,毕竟是隔着大西洋的。
      ……
      俄国,经过一个秋季的血拼,红色毛熊终于攻破了白俄政府的乌拉尔防线,双方都损失了不少士兵。
      俄国的劳动力再次减少。
      这个国家,已经被打得千疮百孔了。
      白俄政府为此一直希望中华民国对他们进行援助,中华民国却是无动于衷,根本就不理会白俄政府。
      中华民国出兵干涉俄国,那是为了压制红色毛熊。
      经过中华民国的武力干涉,红色毛熊一度被压缩到了莫斯科以北,伏尔加河以西,白俄政府也收复了大量土地。
      现在白俄政府不断败退,那是白俄政府自己太没用了,不怪中华民国不给他们援助什么的。
      回答是这样回答的。
      但实际上中华民国卖给了红色毛熊不少军火,军火贸易依旧在中俄之间展开,只不过中华民国是双方的生意都做。
      谁有钱,就卖给谁。
      中华民国的军火贸易渠道,比美国要多得多。
      等于是只要是打仗的地方,以及阵营,中华民国都提供军火贸易。
      不管是西欧战场还是东欧战场。
      阵营足有四个。
      协约国、同盟国、红色毛熊、白俄,都在买中华民国的军火,南美国家也有一些开始购买中华民国的军火。
      埃塞尔比亚,也以贷款的方式买了一批中国的军火。
      中华民国算是在非洲安插了一个钉子。
      在大量军火贸易的背景下,中华民国攫取的财富之多,已远超了美国。
      财团因为军火贸易,手上的剩余资本多到吓人。因为国内的生产力就那么多,钱根本花不出去。
      剩余资本又开始向附属国输出,附属国的生产力也只有那么多,所以尽管消化掉了不少生意资本,但中华民国的剩余资本在涌入澳大利亚、新西兰、缅甸、马来西亚、印度之后,还是有一大把。
      在非洲,中国剩余资本这一年则是向埃塞尔比亚输出。
      埃塞尔比亚摄政王海尔塞拉西主持了埃塞尔比亚改革,重点改革农业、税收、法律、教育这些领域。
      中国剩余资本在埃塞尔比亚开了很多矿产,同时为埃塞尔比亚发展了经济作物种植,至于粮食嘛!中华民国可以生产啊!
      同时埃塞尔比亚,也开始发展一些初级加工业。
      中华民国在埃塞尔比亚也兴建了很多工程,如铁路、公路这些基础设施,使埃塞尔比亚也出现了一次巨大的社会变革。
      埃塞尔比亚人民,在劳动之下获得了工钱,生活方式也方式了变化。
      军事也在中华民国的支持下,进行了现代化改革,军权则掌控在海尔塞拉西的手中。
      此时的埃塞尔比亚,开始逐步变成一颗白种人对非洲殖民统治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并可能对这个殖民体系造成惨重打击。
      ……
      苏丹,一支从埃塞尔比亚出发的走私骡马队进入从边境潜入,三天后到达了苏丹反殖民武装所在的部落营地。
      这支骡马队,为这群苏丹反殖民武装带去了一批军火。
      这种军火走私,在苏丹已经持续数个月了。
      反殖民武装因为获得了这些精良的枪械,给苏丹的英国殖民者造成了一定打击,并让英国殖民者头疼的是这些打了就跑的反殖民武装,非常难以肃清。
      英国人对此也非常头疼,他们本土根本抽调不出什么力量。
      而在索马里,英国占领的北索马里反殖民武装,也获得了一批军火。意大利占领的中、南索马里反殖民武装,一样也获得了军火。
      这些军火全是从埃塞尔比亚流出的,其背后的提供者就是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正在东非地区四处点火,战火很快就在东非地区燃烧了起来,东非反殖民武装到处袭击殖民军队。
      肯尼亚地区的战火很快也被点燃了。
      不过这些反殖民武装都不是很专业,英国、意大利虽然打得疲于奔命,但最后还是把这些这些反殖民武装力量镇压了下去。
      “呵呵!这只是第一道开胃小菜。我们对东非反殖民武装力量的训练情况怎么样了?”江渝对负责此事的唐汉民问道。
      “目前,有大约三千名东非黑人正在中亚行政区的军事基地进行训练,有枪械、格斗、战术、识图、发报等方面的训练,大概还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将他们训练出来。这批反殖民武装骨干份子训练出来之后,定然能够给东非殖民者予以惨重打击。”唐汉民报告道。
      “三千人太少了,立即在整个非洲招收反殖民武装份子,全都送到中亚行政区去进行军事训练。”江渝决定道,一个东非,满足不了他的胃口。(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027章 点燃非洲战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