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章:华东集团[1/2页]

民国第一军阀 落雨流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江北巡防营的面试裁汰率很高,达到近三分之一,那些举止谈吐太伶俐的不要,这种人上战场就会瞻前顾后,很容易当逃兵。那些没有家庭的也不要,军人就像是利刃,家庭就像是剑鞘,没有剑鞘的利刃很容易伤到自身。
      还有面带凶死之相的更是坚决不要,而那些面带有福之相的,身体素质就算不达标,勉强还过得去的也是会要的。
      即无有福之相,也无凶死之相的则按照正常标准选拔。
      这些士兵几乎都是百里挑一,年轻、朝气、朴实!整体气运强大,是最好的新兵,江渝前前后后招募了一千五百人,组建了三个营,对外宣称一个营。
      军营正在修建,而军装、军火早已运到青岛德租界,这年头海关都掌控在洋人手里,弄点军火进来还不容易,而且目前也没有禁运。
      江渝采购的军火数量极为庞大,不过大部分都是他岳父支援给他的,毛瑟98k5万杆,18冲锋枪5000支,zb-26轻机枪3000挺,马克沁重机枪500挺,75速shè炮300门,各种口径迫击炮800门,子弹5000万发,炮弹100万发。
      以上都是自家兵工厂制造的,由于一些军火采用半自动化生产线以及冲压技术制造,成本比较低。
      除此之外,江渝还采购了德国105榴弹炮60门,法国155榴弹炮36门,法国的155榴弹炮是比德国150榴弹炮的xg能更好的,不过法国人太迷信75速shè炮,这种大口径榴弹炮是法国的外销产品,法军并不装备,估计法国炮兵已经不会用榴弹炮了。
      对于军火出口,不论是德国还是法国都很积极,因为这一阶段不论是法国还是德国,工业生产能力已经开始过剩了。
      产能过剩怎么办?
      那自然只能通过zhèngfu采购军火来解决了,采购军火的目的自然不是为了回炉,而是为了通过战争手段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把问题转嫁到别的国家,否则一旦产能过剩的问题爆发出来,将出现内乱,从而导致统治不稳定。
      所以说德国孕育的辛迪加是一个恐怖的垄断怪兽,而英国、法国的卡特尔同样也是一头垄断的小怪兽,美国的托拉斯则是比德国还要恐怖的超级大怪兽。
      怪兽打来打去是很正常的,现代战争的爆发往往都和经济问题有关,经济不景气是催生战争的主要因素。
      这些军火被走私到了青岛德国租界,江渝到淮y上任后,一边募兵一边建造军营、仓库,忙得不亦乐乎。
      装备到达后,江北巡防营便展开了训练。
      江渝和蒋方震将早就定好的军纪颁布了下去,江渝又把自己的人手安插了进去,是一叫孙振东的掌柜学徒,是江家培养起来的,五岁就到了江家做事。
      江渝小时候培养了一批与他同龄的掌柜学徒,此时这些掌柜学徒也已经逐渐长大了,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江渝手下的商业人才将不断涌现出来。
      把孙振东安插到江北巡防营,是让他担任督导大队队长,专门严肃军纪,并对士兵进行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的主要目的,还是抓住军权,除了要宣传民族主义思想之外,还要向士兵们灌输忠于江渝的思想,要让他们明白江渝是他们的衣食父母。
      为了加强这种观念,江渝到了淮y之后立即淮y投资工商业,在淮y圈下了不少的地皮,地皮下面全是铁矿、盐矿、油田,以及不少的工业用地。
      能投资的东西有很多,不过石油、铁矿的开采是肯定要发展的,江渝找了一支德国钻井队,前来淮y钻井。
      要钻的井有不少,开采石油要钻井,开采地下岩盐也要钻井。
      另外还从德国聘请工程师,并购买设备组建了数支工程队,开始在淮y大兴土木,厂房、宿舍、学校、医院都要有。
      江渝在回国前就做好了大量准备,江渝要在杭州投资一个大型造船厂,在德国时已经购买了三座一万五千吨级的大船坞。
      同时回国前还让汉斯采购机器、设备,并调派人员,把远华集团的合成氨制造厂、硝酸制造厂、zhayao制造厂、机械制造厂、机床制造厂、电机制造厂、发动机制造厂、拖拉机制造厂、汽车制造厂、飞机制造厂开设到中国来。
      汉斯知道江渝有这方面的想法,早已做好了准备,不过他对在中国投资没啥兴趣,在中国的投资还是江渝自负盈亏的,因此江渝成立了一个远华集团的中国分部,重新命名为‘华东集团。
      另外江渝要把他的各个实验室也开到中国来,并从实验室抽调部分人员前来中国参与研究工作。
      另外江渝还让他岳父尤科斯在中国成立一个兵工厂分部,股份算谁的都无所谓,反正以后也是江渝的。
      除了投资各种工厂,交通、原材料的问题必须解决,否则靠进口原材料的话太吃亏的。
      如果是发达国家还好说,原材料自然是去挖别人的更好,不过江渝现在没这个本钱,必须走自力更生的路线。
  &

第五章:华东集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