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刘副将回到了军中,当他面见到将军便立马跪了下来,声泪俱下地请求将军出兵,而那李将军因为打了一场胜仗心里正欢喜,初尝胜果,并不敢冒险进军,当下便犹豫了起来。
“将军,那倭寇假使与那台州城内的倭寇会合,那来日夺取台州城便更加艰难啊。”那刘显呼喊道,“今日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趁着敌人被那些江湖好汉牵制住,此刻我们只要兵分两路,一路截住他们逃往台州城的道路,另一路赶去与那些好汉增援,这群倭寇毕死无疑。”
“那你不怕城内援寇使我们腹背受敌。”那李将军反驳道。
“将军,那城内的倭寇是万万不敢出城的,即使有援寇我们只须在他们必经之路抵挡住,助营门这边的争取些时辰即可呀。”那刘显急切地呼道。
那李将军思考了片刻,见周身其他的将士都紧紧地盯着自己,也只得连连称赞刘副将说得有几许道理,便下令让那刘副将带着数百来个军士去助那林萧南。而自己带着部队欲奔向那通往台州城的必经之路。
“将军,数百人恐怕不足以灭贼……”那刘副将恳求道,“请将军多派些人马。”
“够了。”那李将军喝道。
那刘显得令后便带着部队马不停蹄的赶去支援了。而那李将军见刘副将带着部队走了,却又迟迟不进军,这是为何?那李将军心里其实另有想法,他压根就未考虑过刘显的计策。增援!他当然会去增,却是等到那些江湖好汉与敌人连败俱伤的时候。此刻派出刘显只不过是想堵住其他人的嘴。假使那倭寇败了自己再一鼓作气地出击,将胜利果实再一次夺取。即使那倭寇胜了,自己可以全身而退,将失败的原因归罪于刘显。
此时那林萧南众人见那刘显率领军队赶来支援,当下气势大振,杀戮更甚。那营内的倭寇见有援军赶来便立刻组织起来防御。倭寇的气势被分散开来,营内的大部分倭寇都冲着刘显去了。那林萧南摔着众人很快便杀到了营内。此刻那神秘的帐中人听闻营内杀声四起,当下叫随从备马,准备带着那些侍卫,弃营逃跑。
那神秘之人出营之路正被营内死守的倭人挡住了,就在这紧要关头,身边的侍卫赶紧引着自己的主子从海路逃走。那些营内的倭寇见自己的头目已经弃营逃走了,赶忙也纷纷地跳了海。不到片刻那林萧南便率众冲进了营,只见眼前海面上漂浮着一大片的人影。其中有人欲跳海去追但都被林萧南制止住了,那倭寇水性远远高于这些人,在水中作战实在是讨不着好。众人站在岸上眼睁睁地看着倭寇们向台州城的方向飘去,心内不甚焦急。
此时大部分倭寇正营门外在与刘显作战,那群倭寇此时还并不知道林萧南已经将大营拿下,依旧玩命地拼杀。刘显率领的军队作战讲究战阵,俨然有序,却行动缓慢,那倭寇们很快便七零八落地把那战阵围得严严实实。而刘显带着不足千人,很快便淹没在了倭寇的人海之中。那林萧南见状立马率人冲上前去,只见他们在倭寇中间左突右杀,血肉横飞,一部分倭寇很快便被他牵制住了。只见那刘显坐镇军中,镇定自若,指挥娴熟。那军士相互配合,长矛一刺,铁钩一钩,大刀一劈,倭寇便丧了命。无奈这倭寇人数太多了,军士虽然勇猛却也死伤惨重。假使那刘显带的军士足够多,这倭寇肯定挨不过一个时辰。
那双方的人数越来越少,突然之间战鼓响起,那远处尘土飞扬,是李将军冲了出来。此刻他见倭寇已经牢牢被刘显牵制住,赶忙冲出来夺营,而他还不知道那营早已经被林萧南拿下了。呼啸来的援军,气势震天,那顽抗的倭寇们见势不妙,片刻间便一哄而散了,纷纷向那台州城方向逃窜。
那刘显见状,将自己的佩刀向地上狠狠地一摔大骂道:“他奶奶的庸将。”
那林萧南见倭寇逃跑了赶忙率众去追,可已经大势已去。那李将军见自己不费吹飞之力便将敌人的大营夺去了,正是捡了一个大便宜,可能是欢喜了够了头,竟从那马上坠落了下来。那一旁的侍卫赶紧去搀扶他,却见他自己竟踌躇地爬了起来。一股脑地跑到刘显面前连连自责了起来。那刘显早已怒气横生,指着李将军吼道:“老子一定要参你。”
那林萧南等人一口气追了三里地,一路上也砍杀了好几名倭寇,可敌人是在太多了,而且如果再继续追
无所胜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