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八章 整军备武[2/2页]

南明血路 丹东大米汤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投在程璧的门下了,听到肖二是来请自己去组织各家的兵备人员,刘辉连忙向着四个方队长交待过几句,便跟着肖二走了。
      “忙忙忙!”刘辉在心里说着,原本以为古代的生活节奏缓慢,可现在却忙的恨不得会分身术。
      肖二带着刘辉过了几条街后,来到的地方,一瞅就是一间铁厂。看着院子里摆放的模具,只用了一眼,刘辉就知道这铁厂主要做什么,铁锅!
      看着一个个泥范,刘辉突然有了想法,原本刘辉对城防军武器的设想是长枪为主,以长枪方阵配合火器来进行防守,见到这些做铁锅的泥范后,刘辉似乎感觉自己的想法有些问题,欧洲的长枪盛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火绳枪的兴起,而且最初的长枪是蜕变于瑞士的斧枪,也就是欧洲长戟,这种两米半左右的长戟,可以劈砍也可以突刺,刘辉突然感觉斧枪应该比长枪更适合守城。
      “肖二,找个人来记录,另外有没有石墨?我需要画张草图,找几个能制范的师傅来。”刘辉也不耽搁时间,马上开始安排,调度、组织人员,这些应该是肖二的职责,刘辉不需要去挨个认识这里的师傅们。
      听到刘辉的话后,原本还想按照礼节,带着刘辉同所有的师傅都见见面的肖二,立刻开始安排人员,但是也留了些心眼,还让人把几家兵备人员的负责人都叫了来。
      “肖二,我们可有制作盾牌?”刘辉开始向肖二询问。
      “藤牌?”肖二反问到。
      “不要藤牌,藤牌虽然轻便抗劈砍,但是防箭的效果太差,我需要半人高的方盾!”刘辉准备为方队的前两行士兵配备盾牌,以增强防护力。
      肖二点点头,示意自己记住了,这时传信的人带着几个人走了过来。
      “几位,这就是刘兵备!”见到几个人后,肖二急忙先介绍刘辉。
      “见过大人!”没想到刘辉的年纪很轻,但是几个老师傅还是很客气的向着刘辉行礼。
      “几位老师傅客气了!为了江阴城,还请几位多费心!”刘辉也不过多的客气,接着就开始切入正题,“哪几位是制范的师傅?我这里画张草图,还请几位师傅参谋。”
      说完,刘辉用石墨在纸上画出了一个斧枪的图样,顺带还画了一个带着长柄的成品图,以让几个师傅来参考比例。
      看着刘辉像是画了一个带着长刺的菜刀,几个师傅看过一阵后点点头,“此物虽不见于武备图,但是长斧、长刀、长枪结合,巧妙!巧妙的很,如果在背部再加一钩镰,便更犀利了!”
      几个制范的师傅在商量着如何制作模具,而几个老兵备已经指着刘辉的草图品论起来。
      “此物虽好,可是却比制斧、制枪、制刀都要麻烦,产量怕不会大了!”当了会看客的肖二这话一说出来,不光在场的几个老师傅,连刘辉都愣了,肖二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现在不是需要什么功能全面的新兵器,而是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足够多,而且好用的兵器。
      “肖大哥说的对,是我考量不周!”刘辉当面道歉,这种大度的表现,让众人都不禁佩服起这个年轻人。
      “几位老师傅,不知道现在我们生产的兵器都有哪些?”重新整理过思路后,刘辉知道应该先听听自己目前有什么,然后再提出意见。
      “现在生产的多是各式腰刀、朴刀,长兵器为长枪、长棍!”听起来生产的样式并不多。
      “那产量如何?”刘辉又问。
      听了刘辉的问话后,几个师傅相互看看后,都摇了摇头。
      “各家分散,产量自然不大,而且质量也不行。”看几个老师傅不说话,肖二说到。
      刘辉正准备点头,又有人说,“其实是铁的产量不够!”
      刘辉也点点头,原料产量不够确实是个问题,“肖二,城内可是哪家经营制铁?”
      “最大的是薛大官人,其他也有几家,但是都没什么规模!”肖二对刘辉说。
      “嗯,我知道了,此事等我同程员外、薛员外等人商谈。”涉及到城内的商人资产,刘辉清楚这个问题得经过程璧才行,“再说其他,我发觉长枪的枪柄还有些短,如想要御敌,枪柄需要九尺才可!另外我刚刚同肖二说过,还需要足够的方盾。”
      刘辉虽然是以商量的口气,但是话中的意思明白,现在提出来的一定是确定下来要改进了。
      说到这里一直是在商讨冷兵器,再下来的话题就要说到热兵器了。

第十八章 整军备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