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这位已婚的同学可能是有很高的追求,所以觉得自己现在的压力很大,生活各方面都有点不如意,然而接触事物的单一性让她评判的标准过于线条化,没有想到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不同时期前进的脚步会同,如果以她认为的应该有和应该不来衡量,超出水平线的人会让她更有负担,而对于低于水平线的人来说确实是一种希望可以逃避的尴尬。
所以说虽然大家很熟悉,大学四年里相处的很和谐,没有过不快,当然也没有什么意外的感动,只是和平共处了人生的一个阶段
熟悉的人
或许我所理解的熟悉是我的一厢情愿,然而,我想说的是我不是查户口的,我没有必要知道熟悉的人的所有,我只是知道她心里的感觉,我懂的是无奈与不甘。
一起散步田埂的同学,研究生毕业,毕业后在家乡的小学做老师,非编制内,可以说有些屈才,内心肯定也有所不甘。那些不甘是可以体会到的,不需要我多说,然而不了解的人会冷眼评价为“区区”;了解的人可能会为其“打抱不平”;对于其本人来说,很珍惜并且善待这次机会,然而内心也在渴望着另一个机会,一个可以让自己为其付出努力,展现自己才能的直观上更体面的机会。
聊天中,谈及她喜欢的一位偶像,说道为什么会喜欢,提及一个词“人格魅力”,我用“邪恶论”来和她辩驳,坚称人无完人、金无赤足,这些偶像只是在银幕前虚伪的装扮着既定的标签而已,她没有过多解释,只是表达着她欣赏的是这种品格而已。
在一个明星就像快消品一样的年代,大部分人都去追求颜值,追求综艺喜感,然而并没有很多人会从多方面去了解其中的某一位,并且坚定自己所欣赏的品格是真实的。
其实可以感受到,她对于人格魅力的定义其实是自己的一种寄托,或许是希望别人发现自己的这些特质,亦或是希望日后可以逐渐培养自己的这些品质。
为什么认定她是熟悉的人,是因为我可以感受到她的无奈,体会到她的压力,懂得她的不凡,也知道她的追求。只是在职场上打拼四年的我已经没有她那种厚积薄发的韧性,也没有如此隐忍的心。
此刻的心已揪成一团,望安好!
第十三篇 陌生人、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的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