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政权以法或有缺时,于是我辈增法。此我道之见也。”
某日或有大思,人常居无为而有为可见,人常居有为而无为可知。有贼常盗而人不怪,有圣常道而人不称。当明,知行皆重也。
有数日百思之相对与绝对。偶观“子非鱼”二语方晓其奥秘。世有相对乎?曰有之。世有绝对乎?曰有之。世无相对乎?曰无之。世无绝对乎?曰无之。世事无绝对,思想有绝对。世事有相对,思想无相对。此非是耶?故我写之《百为经》。
天理人欲始朱子,人言朱子此语误。谁知智者亦有失,失误还须时间证。朱自重利上而不利于下,“妇死事,失节是大”有人曰此语封建,但此为时哲也,时天下忠君者少,国家已乱,如此久而国家亡矣。于是以我墨雪制衡之法救国也。今人反观宋儒之错,其为大错也。为何?今时不同往日也。人称之圣,当以今圣而非时圣也。人不思今而唯崇古,岂不使人大笑哉!人不见今圣唯亡方知,此非痴人痴者耶?人不以史为鉴而盲目从之,叹之叹者也。我辈之人,当以尊今圣而常应以前圣之今犹可用之语也。有人曰情欲与天理本同物,今语也。数年之后必有人笑吾等痴也。
有强悲于亡者,三岁见而嘲之,曰:“吾闻之亡者,亡矣,生者,生矣。生者既难亡何须亡以为亡者殉情,亡者既难生何须生者以为亡者假作。”呜呼!取于心,心若明,当知悲为悲也,非假也;助为助也,非为索取也。助者不求所取而受助者自贡之,死者亡前不求于假而自真之。方知也,今人须严教以心,宽法以身。尽得用,六欲正时偏。此非大同耶?
我谈之古语,以助今人,颇有枯味,于是作《语古词》一首,以供人赏:古语谁听,沉静以听。改之不符,用之今情。古诸子之言犹可用,方才解读祭前灵。君若某门生,必化圣语,以诉无形作有形。西方东方哲通尽,为何洋语方深冥,愿作中华启明星。
七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