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善,三岁曰:善不止,恶难息。善恶同便可平等,善恶同物,如此世人喜否?故扬善,以换真情。
虽庄子曰盗与圣,但知无善恶所分,岂不复归于始。有用,无用,善应则同矣。
虽天下轮回,须知,人生之意,当体会行世之乐,人生知意,非忍,而乃享受,享何物?人间之真善美,助人之乐意,此吾之墨雪哲语。
世无墨无雪,亦是有墨有雪,行哲之人,当须查觉,吾诗为墨,吾哲为雪;吾身为墨,吾心如雪。
墨雪相通,而世人格有千面,恶善有之,世人却常将百面通言,方作善应之法,以教人将恶应善,从而不以不正之法害人之利,使人从恶。
闻三岁幼顽于单车之轮,未听亲语,从以手残一指。此无听善语之果。
更有甚,夏时,其外祖母于屋外教三岁取水,岁大怒,取水而泼其身。此幼无善恶之分,无教养也。故人当以悉听善语,明知善恶,方可行善而去恶也。
诗耶,哲耶,再观于书,只反于宗吾也。身作哲,为民尔。幸乎?幸哉!兴矣。然曰:见墨,信雪也。
三岁于
公元017年1月八日晚
即兴亲书
思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