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能给我点时间吗?”
刘备立刻发问,“你还有什么可犹豫的?还有什么可掂量的?或者说,你还有什么放不下的?这过了多长时间了,你还没想清楚吗?”
这一连串的发问让一词手足无措,而且一词有种女人的直觉,那个直觉就是,刘备的话里似乎一直有着什么言外之意,那个言外之意,就像是自己变了心……
而她能想到的唯一让刘备感到威胁的,或许就是诸葛亮?这个想法让一词觉得……自己做决定更得慎之又慎了。
她喃喃说道,“这个消息太突然了。”对于她的心境来说,是很突然,可刘备有点不依不饶了,“有什么突然的呢?这个话题我们说了已经好多遍了吧!更或者说,难道你还有什么“计策”不成?”这个咬重了口音的计策让一词一个激灵,暗有所指的话让她想起了庞统死之前,他也曾一遍又一遍的强调结婚,而今日自己的犹疑,似乎又触犯了……敏感的一词又觉得刘备刚才的信任只是一句空话了,她发觉今天和刘备说了几句话,早已没了之前的轻松亲密,和他之间好像有了一道隔膜,那层隔膜就是庞统之死的原因,他放下,是无奈的尘封,相信自己,也有一些赌的成分……他们之间说的心里话还不如之前亲密。
回不去了四个字出现在一词脑海,一词说,“等出了月子,我给你答案,行么?”
谈话到这里气氛有点僵硬了,刘备硬邦邦的说了个字,“好。”就躺下了。
前路有两条,一是离开,一是留下。一词一夜辗转难眠。
刘备着实给她出了个难题。
第二天刘备一早就走了,把问题留给了她。而这一夜,一词就觉得同床异梦四个字,就躺在了她和刘备之间,庞统之死或许他能想得开,也能掂量的清楚,更或者说自己在他心中占据的位置远远比庞统重要,但那毕竟是个不愉快的事儿,他连原因都没问,或许这事情就是将来婚姻的一个炸弹,随时可能引发。由此,一词想到,若是真嫁给了他,因为庞统之事,自己肯定不能再“干政”了,就该放手自己的一切,安心的做他的老婆。甚至将来若是他称帝了,她整天周旋在宫女太监身边,每天看到的文件都是一堆太监宫女的琐事儿,还有应酬大臣内眷的琐事儿,周旋在一群无所事事的贵妇中间……甚至出不了高墙大院的宫门半步,想扬帆四海策马天涯更是不可能……想到这里,一词怎么都觉得有种为了一棵歪脖子树放弃一片森林的感觉,更何况这个歪脖子树现在占着理,现在说只娶自己一个,将来自己成了他的金丝雀了,她还不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再用后世的眼光看婚姻,他们之间已经进行了一场五年的爱情马拉松了,结婚再有两年就七年之痒了,得不到的才是好的,得到了未必珍惜,虽然说的好听,可他再老也是个皇帝呀,也得多娶个女人装门面不是?她还真不信他有那么大的魄力革新现在的一夫多妻的制度……于是这些想法一出现,她越发的觉得自己留不得了。反之,若是自己离开,可以有充分的自由不说,他肯定心里还会挂念着自己,往昔的事情,岂能是说忘就忘的?相对来说,她还是他的初恋呢吧?至少是第二春的初恋……与其把彼此的感情浪费在柴米油盐里,不如彼此留个完美的印象,距离才能产生美呀!更何况自己去北方是为了他做事,这不更充分的证明自己对他的感情吗?既然他心里还有芥蒂,那么自己就证明给他看啊!更何况北方地区有很多事儿等着自己亲力亲为。她必须得送佛送到西啊。
当然她的这些心思也有点一厢情愿的味道,可人就是这样,一旦自己想做哪个决定,总会想到各种不是理由的理由来说服自己,于是自从刘备走后,一词怎么考虑都是离开的好。虽然心里有些舍不得,但是又不是永远的分离,没准将来自己能在许昌城墙上看着他带着人马入城呢!
至于刘固么?一词不想带走,一是她不想继续欠刘备的这个情,虽然她很喜欢孩子,可很明显这个时候的男人更需要孩子,二是带着个婴儿出发去北方多有不便。一词掂量清楚这些,忽然觉得自己有点伟大。她就像是一些悲剧作品里为着理想飞蛾扑火放弃一切的主人公,而最终能促成乱世一统,天下太平。就像是董存瑞炸碉堡一样,她觉得现在她的这个决定就是那个炸弹,自己就是董存瑞,曹操一家就是碉堡……
一旦做了这个决定,那种为着理想目标不惜一切的崇高精神让她热血沸腾了,她觉得自己离开是最好的选择。诸葛亮不也有着躲着自己的嫌疑么?自己留下只会给人制造矛盾,而离开,她就是鄢陵侯,那个叱咤风云的安西将军,而不是带给人麻烦的极端小女人……
带着这种“崇高精神”的悲悯心理,剩下的日子,一词照顾起刘固来,更是上心了……
lvse(
277 最后的抉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