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的军械所紧挨着研究所,在一个山坳子里面,此军械所几乎是四面环山,整个山谷空地很大,出了可以看到一个围墙围起来的院子,还可以看到驻扎的军营,诸葛亮对一词介绍说这是火枪营,但火炮营并不在这边,因了火炮训练的时候声音比较大,选在了另外一个山坳子里面,火枪手在这边一是方便训练二也担负着保卫军械所的职能,院墙隔开火枪营,紧挨着山体,抬头看山,陡峭嶙峋,根本不是人所能登上的,自然也不用担心有人来窥探,进去军械所,里面很安静,工人们都在各自的车间忙活,负责军械所的是一个叫东郭浩的人,本是负责原本荆州军器打造的一个匠公,他带着诸葛亮一词和马良先去了火炮的制造车间,现在军器的制造已经全部采用流水作业的方式,现在的火炮分为铁铜两类,生产的重型火炮有三种,一种是原本明代中后叶时期,采取佛郎机和红夷炮的优点创制的比佛郎机和红夷炮轻便的神飞炮三种型号,此炮比起佛郎机的威力要大,比神威将军炮要轻便,射速也快,看来是葛衡与诸葛亮他们商议之后决定用的这种类型,主要是佛郎机和红夷炮动不动就三五千斤,不方便不说,现在也没有那么大的财力物力来大规模生产,在重型火炮里挑选出来神飞炮倒是个明智的选择,此炮种有三个型号,一号神飞炮长约8尺,东汉时期一尺相当于0米,而明代的规格是一尺相当于032米,八尺也就是两米半左右,口径八寸,重1000斤,有子炮五门,每门重80斤,长15尺,可装药五斤,袭击战船、战车和城垒防御设施时,用重约25斤的炮弹一个,而杀伤人马时,使用重2两的石弹丸200个,有效射程约5里,二号神飞炮长7尺,口径7存,重800斤,三号长6尺,口径6寸,要更小一些,火炮的制造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为了火炮的质量,现在选用的基本是铸造法,第一步是制模。用非常干的楠木或杉木,按照炮体样式,制成炮模。炮模的两头要长出一尺多,做成轴头,轴头上加铁转棍,然后将炮模安置于旋架之上,以便旋转上泥。炮模做成以后,再将炮耳、炮箍、花头字样的模子安装上去,并且用细罗过了的煤灰把炮模均匀地涂刷一层,干了以后再用上好的胶黄泥和筛过的细沙,二八相掺,调合成泥,并把羊毛抖开,掺到泥里,和匀后作“经”。泥调好以后,把它涂糊在炮模上,然后将转棍转动,用圆口木荡板,蘸水荡平候干。待干后,照前法再上泥。待上泥到一定厚度后,用粗条铁线,从炮模的头部密缠至尾部,缠完后照刚才的办法再上泥。等上到快达到要求的厚度后,就用指头大的铁条,比照炮模的长短,长的多用,短的少用,均匀地摆放在炮模上作骨架。随后用1寸宽、5分厚的铁箍,从炮模头部至尾部,均匀地箍在铁条之外。然后再上泥,上完荡匀。等彻底干透后,再将木芯取出,把炭火放进泥模内,一方面是为了烧干泥模,另一方面是为了把炮耳、炮箍及花头字样等件烧化成灰。等冷却后,扫出灰渣,把木模底安放好,再安尾珠。然后再上泥,干了以后,取出木炮模底,再用炭火烧化尾珠,完全冷却后,等着下窑铸造。与此同时,用铁打制成模心,长短和火炮的内径长度相等,大小是火炮内径的一半,也同样上好泥,干了以后用。第二步是安放炮模和模心。炮模比较重,像打造神飞炮,炮模就重将近2000,炮心也十分笨重。要靠简单机械的帮助,先放好炮模,然后再把模心安装在炮模里,将下口塞紧,四周用干土垫好。第三步是炼料配料。不管是用生铁还是用铜,都要先进行提炼,然后浇铸成三五斤一块的薄片,等着浇入大炉内铸造用。第四步是化铜(铁)浇注。将精炼的铜(铁)放入预先用砖砌好的灶池形化铜浇注炉内,然后用大火将铜(铁)催化成汁,再逐渐添铜(铁)。等到铜(铁)汁全部化清,如油如水,上面冒起金花绿焰之时,便引出铜(铁)汁,渐渐放入模内,等注满木模,就算浇铸完毕。第五步是起心。待炮铸成3天内,将模心摇松;到第5天,把模心取出;第8天将土挖开,把炮放倒,两头垫起2尺来高,把模子上的泥打去,扫干净,炮身就铸好了。第六步是看膛。就是用一定的方法,检查膛内是否光润,膛内光洁才是好炮。第七步是齐口。炮铸好后,炮口凹凸不平,必须齐口,使炮口齐整光滑。第八步是鋐膛。将镟刀扦入炮口,把火炮内膛镟得极为光滑。第九步是钻火门。大炮的位置是否适当,关系到火炮的使用。所以要比照内膛尺寸,紧挨炮底,用纯钢粗钻,蘸油钻好火门,火门必须与炮底平行,才算合适。一门火炮必须要经过如此复杂的几个步骤才可以生产的出来,现在生产一门火炮需要10到15天,才算合格出厂,每个步骤都有专门的人负责,除了生产的神飞炮,还有一种本是清朝康熙年间的铁冲天炮,重量约为140斤,长3尺,(注:
202 威武军械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