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词眼前看到的这六门火炮,本是明清之际被称作‘威远将军炮的原型,每门火炮重量约为150斤,所使用的铅弹重量约两斤,装药三斤时,射程可达两三里,发射角在45度,射程最远,高于或低于45度时,射程则随之递减,炮身长约一米,口径约为32厘米,火门是铁铸的,炮上装有炮尺,是高低瞄准器,类似于火枪的准星,这种类型的火炮不算是重型武器,但却适合战船使用,主要是重量合适,否则如此大的船只,装置六门重型火炮是不大现实的,对于火炮一词还是相当熟悉的,只搭眼一看便说出了这六门火炮的规格,介绍完毕之后一词注意到关羽的眼神有些异样,也没理会,而是对诸葛亮说道,“此船可是将帅的指挥舰?”
      诸葛亮点点头,“然也。”
      “六门火炮可曾试发过?”
      “这六门火炮是今年十月份做出来的,刚研制出来葛衡便邀主公前去试验了,炮兵现在应该都练的差不多了……”
      “哦……”一词对于刘备集团内部高度的科技机密平时并未过问很多,没想到有现成的资料在,研究成果竟然如此喜人,“中郎将的意思是,这六门火炮如何摆放在船只上最为合适是个问题,对吧?”诸葛亮点点头,“此船从未下水,冬日天气也不好训练,不知鄢陵侯对此有何高见?”
      “冒昧问句,此船是用于内河水战……还是海上?”
      语毕,关羽和诸葛亮相视一眼,面有迟疑,还是诸葛亮开口道,“内河怎样?海上又怎样?”
      一词却知道关羽心中的顾虑,也当做没有看到,略微思忖一下,道,“若是海上作战,此船配备六门火炮未免显得太少了些,至少12门火炮,船头和船尾各四门,两翼各两门,而若是在内河作战,六门足矣,毕竟此船甚大,置于江面的话……”谈到这敏感问题,一词依旧没有表情的说着,“若是在江上对垒,此船作为将帅的指挥战船的话,将铜炮全部置于船头便可,哦,在船头以张开之势摆放,两侧的弩机孔可以换成火枪手,毕竟江上空间有限,难以作为……”说到这里,一词略微的停顿一下,才又道,“若是世早知中郎将大人为的此事,便把一些战船图纸带来了。”
      “怎么,鄢陵侯有战船的图纸?”
      一词点点头,见关羽也不动声色的听着,一词道,“若是两位有功夫,我们不妨坐下来说。”
      “好!鄢陵侯请!”诸葛亮闻言面有喜色,三人出来到外面的帐子里,落座之后,一词抿了口茶水,道,“在世的老家,倒是有不少关于水战的资料,这战船么,我也收集了不少图纸,只是没想到中郎将和关将军在忙这件事,知道的话,早该带来的。”
      “是亮冒昧请鄢陵侯来,鄢陵侯此话倒是让亮无地自容了……”
      一词极力用着面色上的淡淡掩饰心中的激动,与诸葛亮如此对话的环境,是一词从未敢想过的,当然也巴不得把脑海中所有有关诸葛亮感兴趣的东西一股脑的说出来,她先是整理了下思路,才道,“手头上没有资料,只好说个大概了。”见诸葛亮和关羽点头,一词才又道,“那就先说内河作战的吧,关将军统领水军,相比对长江之军甚是熟悉,就拿东吴来说,我去过东吴的船坞,也曾画下几张东吴船坞的图纸,东吴依靠长江天险,目前水军的战斗力想必是无可匹敌,一则与东吴将士深谙水性有关,一则是东吴的战船打造的十分牢固,战船列阵江中之时,井然有序,如铜墙铁壁,对付这样整肃的船只,我想,硬碰硬的,荆州水军是占不了便宜的。”一词把话说到这份上,关羽的脸色表情开始变得很复杂,而诸葛亮依旧是一副认真聆听的表情,一词继续道,“虽然现在荆州水军可以配备火炮,但是火炮配备在战船上毕竟是个新生事物,仓促全部运用于战场并不现实,那么,要想破了东吴水军的铜墙铁壁,必须也要有先进的战船,我记得不错的话,有两种战船,利用冲锋和查探军情,一种被称作多桨船,一种是铁壁铧嘴海鹘战船,多桨船用桨42支,可载甲军200人,一般长约八丈三尺,阔二丈,容量约800料,不论江河、海淮、湖水来往自由,极为轻便,而海鹘战船,有两种形制,也是一种便于冲锋的战船,被称作海上先锋,长约9丈2尺,宽一丈五,深五尺,底宽约……八尺左右,底板厚约6寸,龙骨厚9寸,船头的水线下装置有锋利的铁冲角,状如犁铧,是以被称作铧嘴战船,头部的两侧都有装甲,用以加强冲击敌船的能力,两侧各装船桨3支和车轮两个,是车桨混合的,另一种长约10丈,区别是这种船两侧装有橹各5支,是橹船,这两种船载军士百人左右,船员40人左右。”
      “唔……”听一词如此流利的说出这些船的规格,诸葛亮和关羽都有些惊讶,诸葛亮还好些,对水军不大熟悉,可关羽却知道一词所说的这些都是造船的专业知识,一词竟然能这么流利的说出来,倒是让关羽有些刮目相看了,尤其是所说的这几种战船都是闻所未闻过的,更是让人惊讶,而一词一口气说了这么多,都有些口干舌燥了,喝点水等着这两人消化,两人沉思了会,诸葛亮开口朝一词道,“

167 慷慨解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