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荆州到巴蜀,从公安出发,沿着江水溯江而上,直接从刘备的地盘到了刘璋的地盘,虽不是去往汉中的最近之路,但作为刘备方面的人,还是不会选择走魏国路线,江水滔滔,一路延伸到巴蜀之地,越是西进,越是荒凉,两岸群山连绵,只偶尔听得江水潺潺,松林听涛,偌大的日头,却因为两侧群山连绵,在江上行驶竟然每天只能中午有两个时辰左右能看到太阳,是以凉爽的许多。
      不时偶尔可以看到几只小小的渔船,或是到了有人烟的地儿,能看到几个渡口,山上时而隐现的樵夫,宽阔的江面,清澈的水流,偶尔可以看得到鱼跃水底,青山绿水幽幽,如此行船赶路,倒也自在。镜头里,弯曲的山峡内,转过两艘中型楼船,船上挂着龙神的牙旗,随风飘荡,两帆扬起,船速甚快,明显可见两艘船只吃水较深,上面应该是装着一些沉重物事,此刻前面一艘前行的船上,一个身着青色长袍的人长身迎风而立在楼船上,眺望远方。
      行船已然进入巫山山峡,马上就出了荆州地界,距离巴东郡近了,下一站应该便是永安了,离开公安数十天,一路不紧不慢的走着,堪堪方出荆州,过了有些阴森冷寂的巫峡,便算是离开了荆州,这尚且是我来三国后第一次出远差单独行动,而前路未知,心中难以抑制的一阵阵激动,我是五月16日才离开公安,本来在廖世走之后我第二天便与那个叫做齐五的交割的货物,装船完毕打算第二天就出发,不想又因为他们选炮兵的事儿耽搁了两天,一切都在紧张的忙碌中,诸葛亮忙着充实国库,庞统奔波着天下形势以及炮兵的建设,葛衡他们忙碌着火药的发明,军器的配给,将军们忙着招募兵勇训练兵士,匠人们忙着打造兵器战船,文官们为饷银国库忙忙碌碌,人们似乎是卯足了劲一般,在这样的紧张气氛下,也割舍了那份不舍的男女之情,带着廖世所给的这些货物,直朝汉中而去。
      此行任重道远,却只带了40多个人,我不能像廖世那样明目张胆,毕竟我去的是汉中,如果带的人多了反而遭人怀疑,也曾想过,把这些货物每到一些地方便卖掉一些,一是免费的给廖世打广告,二是换用一些其他的货物,这样便更像一个行脚商一般了。
      这次带的兵士都是赵云送来的,而我也只带了一个贴身的丫头青月,管着这40多个兵丁有两个人,任豪与任书兄弟两个,还有两个帮我照看账目的账房,除此之外别无他人,展开地图,看着马上就要到巴东郡,路程走了还不到三分之一,长路漫漫,更不知汉中此时局势如何了,那个锦马超现在的情形又怎样了,一切都是未知,这些时日也未曾得到廖世的消息,也不知她到了哪里了,马超的家人又如何了?
      什么也不知道,就像飘在空中的风筝一般,不知道天到底有多高,而此次离开荆州,更不知何日能回来,将来的天下局势,又将会如何?
      汉中能顺利到手吗?如若真如廖世所说,汉中与益州俱得,那么刘备的势力立马膨胀为三国第二,尤其是有了火药,再一举灭吴,也非难事,如此想来,顺利的话,十年之内全面接管了中国,也不是不可能的……
      但已然被扰乱了的历史,未知总是让我又有些隐隐的担忧。
      带着这些纷杂思绪,在永安稍微停顿后,将一些货物换成了金银,继续朝汉中出发,我们一直走的是水路,到达巴郡,又溯垫江而北上,过巴西郡,走的汉水,将船停在汉水后,将所剩不多的货物和金银装车,过阳平关,定军山而东向南郑,只所以走的这条路线,是为了观察沿途道路关隘,一路走来,不禁感慨蜀道艰难,纵然有火炮也难以施展,和平解放了益州与汉中方位上上之策。
      到汉中的时候已然是建安十六年七月初十,刚到南郑,从街市上便听到了一则曹操带大军前来雍凉亲征马超的消息,汉中有些小小的震动,似乎都在议论着此次曹操亲征的成败与否,而我更不知道马超此刻在何处,刚到南郑,又不好打听什么,便先进了个客栈,带进南郑的人不多,只有20余人,其余的留在了船上等候着。
      南郑作为张鲁驻地,建设的倒是如荆州公安城一般,城市不大,但看起来还算繁华,人流不息,此处免于战祸多年,人民倒是安居,只是自今年后,这块陇西大地,不知又起何样烽烟呐!
      七月多的天气,南郑的天阴沉沉的似乎要下雨一般,因了这低沉的天气,赶路将近两个月的我也有些疲惫了,住进客栈安排完毕之后,随便的吃了点饭就去睡觉了,半夜醒来一次,房间内皎洁的月光洒了一地,真不敢想象的是就这么脱离了那个组织,独自一人来到了千里之外,带着那兴衰的使命!
      明日打算就在南郑随便走走,然后购买一处小的宅院,然后将手中一些货物出手,与一些当地有头脸的商人接触引见下张鲁手底下的重臣,既然曹操方出兵,那么此刻去找马超也没什么要紧事儿,等他落败之时再去,方是上策,只是不知道此刻的廖一词怎么样了,而我明明记得历史上马超经过渭水之战后,又盘踞在蓝田汉阳等地,怎么会一败涂地到投奔张鲁呢?
      带着这些思绪,又不知何时昏沉沉进入梦乡,第二天一早醒来,梳洗完毕,在

127 抵达汉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