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26 有关三国之货币篇[1/2页]

暧昧三国之策马 亮府七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十月末的天气,荆州也笼罩了一层冷冷的气氛。
      尤其是江陵,那个被周瑜死缠烂打了将近一年的城池,现在应该用不了一个月便会拿下来了,但这些事情——这些既定的历史的事实与廖世无关,他在十天前看着刘备带了一万大军去了江陵支援周瑜,他并没有离开公安,东华酒楼的运转上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在21世纪的时候,她也接触过酒店的经营,在管理上自然没有多大的问题,而且东华酒楼已经造足了声势,他并不用担心运营模式,更不用担心有竞争对手,但他还是隐隐是不放心,这个不放心在东华酒楼开业不到五天后,廖世便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货币。
      本来汉朝是发行的五铢钱,后来董卓进京,毁掉五铢钱发行小钱,这种小钱类似于民国时期的金圆券一般,实际是对市场资源的一种明目张胆的掠夺,以至于经济市场瘫痪紊乱,从那以后到现在,实际上现在市场上进行的交易状态退化到了以物换物,基本很少用钱,老百姓手中的五铢钱,只有在无奈找零时才拿来用用,基本上没什么用途,而这货币市场紊乱直接就限制了经济市场的活跃,以物换物的结算方式自然阻滞了经济的发展,比如这酒店的运营,就直接受到了这以物换物的影响,因为没有货币,每每来吃饭的人,或是用价格不菲额玉石之类或是带着绫罗绸缎之类等物吃饭结算,这样下去,自然影响酒楼的正常运转,这个货币的问题迫在眉睫,其实这个问题廖世之前也是考虑过的,但之所以没有在东吴提出来,便是照顾到了货币对经济乃至政治方方面面的影响。
      别小看这货币,一个铜钱的良好运行,是在政府有能力有良好信誉担保的情况下,才能正常在一个国家通行,使经济维持一个良好的运作状态,只有经济市场稳定了,这百姓才能安定生活,不至于发生内乱,这从古到今,许多政权亡在小小的货币手里的亦是数不胜数,单看民国时期紊乱的经济市场便能知晓一二,是以,出台一个良好的货币政策,对一个政权来说,是一举两得的,就比如21世纪,当央行超发货币引起物价上涨,势必会引起公民的恐慌,而这还是在太平时期的前提下,在三国时代,影响自然非同一般,之所以把这件事留给蜀汉集团,廖世自然有自己的打算,既然是奔着蜀汉一统的目标来的,自然要先从货币上下手,而在经济上能扭转乾坤的大才,她只能去找诸葛亮。
      廖世的优势仅仅是先知而已,他在实际政务上的操作能力自然是不如当时社会的公务员的,对于此,他能做到的仅仅是提前对诸葛亮说出这件事,具体的解决办法,这是诸葛亮需要解决的,比如如果推行一种货币,必须要通过一定精确的计算,计算出在这一段时间内市场需要多少货币,要分析主管市场贸易官员所上报的税收的数据、每个地方的人口、市场商品的活跃程度甚至年成歉收与否的问题,这些都是专业人才所必须有的,而他廖世只是个政治系的学生而已,比现在人多的,只是先知而已,根本无法做出这样具体而宏大的工作的,但是,他知道有一个人能做到,那个人就是诸葛亮!
      按照原来的历史,当时蜀汉的货币的良好运营不止体现在本国内,甚至吴国魏国也在用蜀汉的直百钱,如果是一个国家之内还不觉得什么,但如果是在对方国家没有货币而国与国之间又无汇率问题的情况下,这利市是极大的,最直白的例子便是蜀汉的一个小小的直百钱一旦出了蜀汉的国境,便可以用这个本来不足以价值一石粮食的钱而买来一石粮食,这就是货币的力量,这便是经济市场的力量。
      而当时魏蜀吴三国,魏国和吴国压根都没有货币,蜀汉的货币的信誉却已经超出了国界,成了天下商人都认可的货币,而这一切一切,皆是因为当时那个诸葛亮所进行的对货币经济市场的改革。这也是廖世对诸葛亮充满信心的原因,这次刘备去江陵,诸葛亮并没有跟着去,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忙,必须要调拨零陵桂阳长沙三郡的税赋以充军用,督管三郡的事务,在刘备新婚之后的第四天,他便匆匆的奔去了临烝县,廖世留下了他那个不离身的随从齐五代管东华酒楼的事情,自己又带了一个约有20岁眉清目秀的少年跟着,从油江口上船,便直入长江,然后过了洞庭湖,进入湘水,这临烝便临着烝水与湘水,在长沙桂阳零陵三郡之间,不管哪一郡有了事务,他都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廖世的船行的很急,在第四日上午便到了临烝的码头,下船之后,便雇佣了一辆停靠在码头上的马车,直奔诸葛亮的官邸行去。
      廖世对诸葛亮,是一种难言的敬重,他本身便是亮迷,自然对于诸葛亮的感情非同一般,但又像他在前世与赵云所说,诸葛亮只适合做偶像,做情人,刘备更适合一些,当时只是玩笑话,没想到到了这里,竟然真成了事实,自从来到三国,他也见过不少次的诸葛亮了,但只是点水之交,虽然他也看出了诸葛亮对他的好奇,这样单独的去见他,还是第一次,不知为何,廖世见诸葛亮,却有一种难言的紧张感,说不上来为什么,总觉得诸葛亮笑眯眯的表情背后能看穿人的心思一般,甚至就好像刘备和他的私情诸葛亮都晓得一样——虽然诸葛亮现在不可能晓得,但他就是这个奇怪的心理作祟,沿着临烝城门的纵轴线行到城中央靠北的地方,便是诸葛亮的治所所在,马车停下来,廖世一撩衣袍下车,看了看这个比起恢弘的荆州牧官邸要寒酸许多的治所,皱了皱眉,门口有两排八个侍卫值班,他下车后整了整衣装,今日的他身着了一件月白色窄袖直裾交领右衽的深衣,腕间紧着银色的护腕,腰系宝相青蓝的宽腰带,下垂着几块美玉,脚蹬白底黑帮的长靴,发束玉冠,看起来却是个风流俊雅的士子,他撩袍走到官邸门口,便有侍卫拦住,“干什么的?”
      “前来拜会中郎将大人,此乃名帖,烦劳禀告。”廖世拿过后面随从递过来的名帖双手递在侍卫面前,侍卫打量了一眼廖世,转而接了过来,道,“稍候。”
      便突突的进门了,不多时,侍卫便出来道,“中郎将大人在大堂,请先生随我来。”
      廖世点点头,便跟了侍卫进门,进门便是一个大约两米高三米长的画像石的影壁,绕过影壁,便是诸葛亮办公的房子了,进去了中间的大堂,侍卫将廖世引到了廊下,在门外通报了一声,诸葛亮便起身亲自迎了出来。
      今日的诸葛亮一件黑色直裾官服,束着远游冠,星眸含笑,拱手道,“廖先生光临寒舍,蓬荜生辉也!”
      “冒昧来访,还望赎罪则个。”廖世也一拱手,便随之进了房间,献茶完毕,廖世刚想说话,门口突然进来一个看似刚及弱冠的年轻人,年轻人似乎有什么急事,脚步急促的进来看到廖世之后,突然的住了口,诸葛亮见此,笑道,“幼常有事但说无妨。”
      幼常?马谡?失街亭?!
      廖世的脑海里,立即反馈出了这个信息,却也不动声色,抿了口茶水,只看这个年轻人有何事,年轻人见诸葛亮如此说,便自修内取出一封书信,递在诸葛亮面前,诸葛亮接了,拆开看完之后,面色带着一丝惋惜感叹道,“可惜这子初之才,却不为我所用矣。”

26 有关三国之货币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