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162曲端和吴阶[2/2页]

塞北王朝金 3水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曲端看似精明实际很蠢,你不救其他部队就罢了,连你手下第一大将吴玠你也不救,简直太搞笑了。
      他这一系列的动作,几乎把所有能得罪的人,都给得罪了。当秀发去无踪的时候,你的头屑就很出众了。
      金兵进攻潭州,帅臣向子諲率兵抵抗。
      双方激战八日,二月初二,金军攻陷潭州。
      王日柬、刘价、赵聿之战死,向子湮率军逃走,金兵大肆劫掠,屠杀潭州城。
      向子湮,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人。
      哲宗元符三年以荫补官。
      说到这里又有要解释的名词了。以荫补官可以浓缩为两个字:补荫。
      简单点说,就是老子是大官,儿子就能直接当小官。
      咱们把话题扯远一点。
      在秦汉以前,中国都是世卿世禄制,老子的官儿子可以继承。
      这种选官方式很容易滋养出一批废物来,并不是英雄的老子都有英雄的儿子。
      咱们随便举个例子,司马家从司马懿开始,到司马师、司马昭,即便是司马炎也都能谈的上是有本事的人。
      可是司马炎却生出了一个傻儿子司马衷,弄汉人天下是鸡飞狗跳,整出一个五胡乱华,十六国战乱出来。
      由此可见,血脉传承很不靠谱。
      咱们在说一个题外话,曾经在一个酒局上,在下说:“战国末年秦国统一天下是历史的必然。”
      当时有一个哥们抬杠,说:“凭什么秦国是必然,其他几个国家就不能统一吗?他们为什么不是必然呢?”
      这个问题好,其实很多历史书都说了这句话,秦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却没有人解释秦国统一为什么是必然。
      在下是这么解释的:“因为秦国玩的平民政治,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只要你有才华,秦国就会重用你。比如说商鞅、张仪、范雎、白起、李斯……,他们都是平民。其他六国玩的基本都是贵族政治,只会重用贵族,以至于那些有才华的人,得不到重用,于是这些就去了秦国,于是秦国就越发强大,那几个对秦国有决定性作用的人除了白起,都不是秦国人,也都不是贵族。”
      在下的解释,在下觉得是很完美的。
      历史在进步,贵族世袭政治不行了,历史需要新的选择,在新的历史选择中,荫补制度渐渐兴起,汉代有“二千石九卿得荫子弟为郎”的说法。
      但是这种补荫制度并没有大行其道,因为这毕竟是不公平的,为了拉拢当时的老百姓,更多的是察举制度。
      可能会有看官要问了,什么是察举制啊?
      在下不能在解释了,因为跑偏的太远了,若有机会写汉代的故事,咱们在解释,这里您就记住他是一个选官制度就行了。

162曲端和吴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