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则穿着四爪蟒袍,头戴金冠,腰系玉带,脚穿直缎粉底金线绣龙嵌珠云头靴,跟在朱慈炯身边。看着朱慈炯皱眉的样子,轻轻拍拍他的小脸蛋,道:“乖,再坚持一会儿,很快就完事了!”七岁的朱慈炯根本还搞不明白眼前的情况,只是按照吴三桂的要求,按礼成事。
看见鸿胪寺官员请万岁出去行礼,又听见外边开始奏乐,吴三桂微微一笑,将御座上的朱慈炯抱起,向正殿走去。四个直指使进来导驾,请他到正殿去,受百官朝贺。吴三桂抱着朱慈炯默默地进入正殿,在乐声中朱慈炯升入宝座,而吴三桂便坐在龙椅边上的绣墩上。堂下文武百官从两边退出,归入班中。依照鸿胪寺官员的高声唱赞,文武百官在丹墀上向北跪下,行三跪九磕头礼。然后由鸿胪寺官员恭读了由大明旧臣缮就的贺表,读完贺表之后,文武百官又一次向他磕头,山呼万岁。接着又读了皇上的敕谕,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并宣读了朱慈炯登基后的第一道圣旨,改国号为崇武,任辽东王吴三桂为摄政王,在新皇未满十六岁前,主持朝堂大事,接着又对辽东文武官员进行升迁,各师长全部为一品大员,团长则为二品官员,其余将领依次升迁。大明朝原有六部人员及内阁大佬大部分都已死于战乱,幸存的也已不知去,所以朝中六部也俱由辽东人担任,对此任命,堂中百官无人敢出声反对。最后又是百官叩拜,山呼万岁。
登基的典礼就这么简简单单地行过了,跟着是奏乐。吴三桂带着朱慈炯从宝座上下来,又退回武英殿的东暖阁。群臣也从武英殿的丹墀上退下去。
鸿胪寺官员传呼:文武百官齐去承天门肃立等候。承天门楼上设有御案御座,由锦衣旗校侍立御座两边,但朱慈炯并没有亲自前来,仅仅在御案上设立黄缎牌位,上边用恭楷写道:“大明皇帝万岁!万万岁!”
大体上按照大赦天下颁诏的故事,行了仪式。诏书很长,无非就是宣扬大明历代功勋,又对明朝往日的苛捐赋税全部豁免;明朝官吏凡贪污的一定严惩,决不宽恕;奉公守法的一体照旧录用;命南京大小官员定要兴兵伐顺,如有不遵圣旨的,定斩不饶,又传令天下,在登极以前,除掉弑杀父母,大逆不道的,其他不论什么重罪,一律赦免,就连大顺军中军卒只要就地向明庭投降,也是不再追究,但是颁诏之后,再有随大顺逆贼继续顽抗的,决不宽恕,必诛其九族等等。吴智代皇上颁诏。诏书由鸿胪寺官员宣读以后,便放在一个盘子里边,盘子上有一个结头,用黄色绳系着从承天门上边放下去,便算完成了颁诏这件大事。然后跪在下边的文武群臣又是一阵山呼万岁。
仪式结束后,七岁的朱慈炯累得不行,回到房中,片刻功夫即已坐在椅上睡着了。吴三桂将其轻轻抱到床上,小声的对几名太监道:“你们小心伺侯着,如有怠慢定斩不赦!”
第四百九十一章 新皇登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