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如今可变作瞎眼了。”又一个说道:“某官员也是投顺贼兵的,现在连鼻头也没有了,那是不忠的报应了。”众人议论纷纷,听得那班残废的官员人人低着头,含羞无地,心里虽是十分懊丧却已来不及了。
李自成占了北京城,牛金星等人多次上书言道北京地理位置上佳,远比西安好得多,劝他将北京定为京城,李自成也知这北京做为几朝古都,确非西安可比,不过若想在北京称帝,却还需要选好吉日。京中无聊的文人,听了这个消息,为讨好于李自成,竟也上书劝进,书中云“比尧舜而多武功,迈汤武而无渐德”,李自成见后大喜,自比为一代明君,命牛金星、李就为其择日登基做好准备。
李自成虽一举攻破北京城,埋葬了大明王朝,却也并未敢忽略远在关外的辽东大军,他早在刚刚起义时便听说辽东军锐不可当,当年吴三桂奉命平叛时,他还不过是一个小头目,却也不得不随大军暂避其锋锐。李自成派人前往辽东,劝降于吴三桂,许诺只要辽东投降于他,便封吴三桂为一字并肩王,愿与吴三桂共掌江山,决不食言。对于李自成的话,吴三桂只当做笑谈,毫不理会。
李自成虽然提防辽东,不过他也听明军降将说了当日吴襄在北京城下立下的重誓,又有山海关这道屏障,辽东军想要入关怕也非易事。他命人传信劝降于山海关总兵田立,许下众赏,答应田立,只要其肯投靠大顺,定封其为大顺朝第一位王爷,而田立在吴三桂的指示下,态度暖昧,只是与其讨价还价,即未开关放辽东军入关,也未派兵南下勤王,因此李自成才能安枕无忧的做着皇帝梦。
远在山海在外的吴三桂得到朱由检已被逼自尽身亡的消息,知道此时北京城必然是人心惶惶,百姓不安,却正是自己出兵南下的最佳良机。
吴三桂当即点鼓升帐,集诸将商议要事。虽说众将早知大军南下已是必然之举,可亲耳听到吴三桂的命令还是让众人兴奋不已,个个磨拳擦掌,只想在吴三桂面前争个先锋的位置,才好去攻打刚刚易手的北京城。将来后世提起自己,这都城却是自己打下来的,该是多么荣耀的事情。
可没想到吴三桂却从未想过要派大攻打北京。北京虽说饱受战火洗礼,可其不差于辽东重城的坚固城墙,又有火炮守卫,就是真能攻下来也必定会损失惨重。再说北京紧靠山西、陕西、河南,那里可是李自成的发源地,必定有许多百姓被其蒙蔽,一旦李自成见情况不好,保存实力退回山西一带,自己再想擒他恐非易事。因此吴三桂定下了引蛇出动之计,吩咐各将依令行事,定要将李自成及其大军引到山海关一带,才好将其歼灭,就算不能一举擒到李自成,灭了大顺国,也可最大限度的消灭其有生力量,为日后大军南下扫清障碍。
第四百七十二章 战乱京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