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生擒敌将
剩余的近三万名蒙古军卒在林丹一声令下,全部弃弓取刀,迎向了辽东军。双方五万大军的五万把战刀在阳光的照射下翌翌生辉。没有人胆怯,没有人后退,有的只是一往无前的气势,有的只是与敌决战的勇气。
百余米的距离转眼即至,只是蒙古大军没想到辽东军还是暗藏了利器,在相距三十米左右时,无数手雷飞向毫无防备的蒙古大军,本来气势正盛的蒙古大军在这阵手雷下死伤无数,更重要的是蒙古大军的速度也被迫降了下来,而辽东军却是越冲越快,在双方接战的一刻,辽东军凭借着速度,几乎刺穿了蒙古大军的阵营。不过蒙古军实在太多,辽东军斩杀了千余名蒙古军后,也不得不停了下来,与蒙古骑兵纠缠在一起。面对蒙古军散乱的阵形,辽东军以班排为单位,几人一组,相互照应,占了不少便宜。
不过蒙古军也非弱者,纵横草原二十年,确实也有他们值得自豪的地方,虽然大多蒙古军只是各自为战,却凭借个人的勇猛与辽东军拼了个旗鼓相当。一时间在这片草原上到处都是战马的嘶鸣和战士暴发的大吼声,双方无数战士倒下了,可后面的战士马上又冲了上来,战斗开始不到半刻钟,辽东军便死伤千余人,蒙古大军在辽东军的手雷和马刀下更是死伤惨重,已近五千人。
这时辽东军的炮兵终于调整好了火炮,几百门火炮同时冒出火舌,打向蒙古军聚集的地方,虽然此时双方交错在一起,难免误伤辽东军,可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误伤一个辽东军卒,至少会有十几名蒙古军陪葬,想来不会有人怪他们的。再说辽东军都知道如何才能避免被火炮炸伤,只要一见到炮弹飞向自己,马上下马卧倒,更是降低了死伤。
半个时辰后,被围的蒙古大军只剩下不到两万人,大多死于辽东军的火炮和手雷的狂轰乱炸之中,真正死在辽东军马刀之下的不过十之二三而已。辽东军虽然也有死伤,却不过三千人左右,双方人数已基本相当。
看着率领着几百名亲卫,纵横于战场上的吴三桂,林丹真是悔不当初,他终于明白吴三桂凭什么敢以两万人围攻自己的三万大军,在火器之下,人数的优势已不能决定战局的胜负。好在辽东军的炮弹和手雷都已所剩不多,不然自己手下大军恐怕早已不敌,溃散而逃。此时想撤,放过血的战马却根本不堪重负,随时都有倒地毙命的危险,今日之局双方已是不死不休,最后只能有一支队伍安全离去。
没有了火炮和手雷相助,辽东军攻势虽不如开始,可在吴三桂的带动下,无人胆怯,勇敢的杀向蒙古大军。吴三桂更是手持一柄战刀,在身边三百余名亲卫的保护下左突右冲,手下无一合之将。
而蒙古第一战将桑噶尔此时也已抢了一匹辽东军的战马,两柄巨斧抡得浑圆,一片片
第四百零三章 生擒敌将[1/2页]